強化信息采集提高反避稅力度
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是當前全國稅務系統的重要工作,在重點打
擊偷、逃稅的同時,反避稅工作應受到應有的關注。納稅人采取避稅
措施,謀求更大的經濟效益,會造成稅款流失,擾亂稅收秩序。
納稅人是獨立的市場經濟主體,如果稅制不完善、征管不到位,
納稅人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會采取各種措施,謀求稅收利益。
目前,由于稅務機關掌握納稅人信息有限,以及現行稅制中存在
的一些缺陷,客觀上為納稅人進行避稅提供了條件。納稅人事先了解
有關稅法規定和征管程序,可以對自己的經營行為進行選擇,盡量減
輕稅收負擔。為堵塞稅收漏洞,要求有完善的稅法對納稅人進行硬約
束。稅法是否具有足夠的剛性,取決于三個因素:制度是否有權力保
障;規定是否明確可行;執行者信息的占有程度是否充分。顯然征稅
權有國家政權保障,政策措施可以不斷修訂趨于完善,那么稅收制度
對納稅人的硬約束最終取決于稅務機關的信息占有程度和工作效率。
如果所需的納稅人經濟活動的有關資料能夠及時得到提供,征管措施
到位,納稅人就會嚴格履行納稅義務。反之,納稅人就會想方設法逃
避納稅義務。納稅人利用稅收優惠避稅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由于稅收優惠往往有很強的針對性,在客觀上造成納稅人之間的
稅負差距,有時這種差距還很大。稅收優惠適用范圍以外的納稅人有
兩種選擇:如果獲取優惠的交易成本相對較低(相對于取得稅收優惠
前后的稅負差距),納稅人就會設法取得稅收優惠。如果獲取稅收優
惠的成本超過取得的經濟利益,納稅人仍會按照原來的方式納稅。
納稅人變通的手法很多,如改變納稅人身份,取得減免稅資格。
納稅人把內地取得的收入歸入特區銷售機構,以減少繳納企業所得
稅。稅務機關和納稅人之間信息的非對稱性,使稅務機關難以準確掌
握納稅人的真實經濟情況,導致對稅收優惠政策管理難度很大。
為此,稅務機關有必要提高稅收情報搜集整理工作的深度和廣
度,獲取準確信息,加大查處力度,使避稅者取得稅收利益要付出更
高的成本,從而放棄避稅而選擇足額納稅。目前的困難是,稅務機關
搜集情報的能力受到人力、物力的制約,各種合法的或事實上的商
業、職業或銀行秘密客觀上阻礙著稅務機關獲取信息渠道的暢通。如
果獲取信息的成本過高,稅務機關也會放棄這方面的努力。避稅能否
被查處,取決于:被發現的可能性,它取決于監督稽查是否真正有
效;發現后處罰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目前不同地區、不同規模的
稅務機關征管水平存在差別;處罰本身的輕重,在現實中,這也是一
個可變的因素:同一行為在專項檢查和規范治理期間受處罰要重一
些,而在平時則要輕一些。
從以上對稅收信息成本的分析可以看出,防范避稅,提高征稅效
率需要提高稅務機關對信息的占有程度,顯然此舉會增加信息成本占
收入的比重,但這是必須的。可以預見,這部分支出占收入的比重,
將隨征管效率的進一步提高和稅收秩序的進一步規范先上升后下降。
目前推行新的稅收征管模式,重點突出計算機網絡開發,為加強稅務
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饋提供了必要的技術保障。
課程推薦
- 初級會計職稱特色班
- 初級會計職稱精品班
- 初級會計職稱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門 580元/兩門 |
購買![]() |
- 初級會計職稱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