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涉外個稅收成不錯
萬余老外來滬“打工”
上海人上班與外籍人員共事,在家與“老外”相鄰,已不是什么
新鮮事。目前,外國人在上海人數約6萬人,在上海實際就業的達
1.6萬人。今年頭3個月上海共受理外國人就業手續6733件,
比去年同期增長30%。
據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外國人就業辦公室主任孫漢德介紹,
在滬工作的這些外國人分別來自119個國家,遍布全世界。日本占
第一位,占總數的1/3;美國排第二位,約為總數的11%~1
2%;韓國、新加坡、德國,占總數的6%~7%左右。近一時期,
馬來西亞人來滬就業增多,超過了德國,上升到第五位。
在滬的外籍從業人士總體學歷較高,96%擁有大專以上學歷,
其中博士占3%,碩士占11%,學士占75%,大專學歷的占7.
5%。非大專以上學歷的人主要是有特殊技能的外國人,如各大賓館
飯店聘請的西餐廚師,最近流行巴西燒烤,許多餐廳都引進了南美廚
師來滬掌勺。
上海市地稅局的統計表明,盡管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對外籍
人士工資薪金所得部分的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額要高于國內普通標
準,但由于來上海工作的外國人的工資薪水都比較高,因此其繳稅額
仍在全市個人所得稅總量中占重要位置。例如今年以來隨著到上海工
作外籍人士數量的增加,該市來自外籍人士部分的個稅增長就十分顯
著。稅務部門曾形象地說,一個“老外”繳納的個稅可能相當于我們
十個甚至幾十個普通納稅人的繳稅額。統計還表明,由于來滬打工
“老外”的增加,今年以來,該局個稅總量中來自涉外企業的部分也
呈大幅增長態勢,除這些涉外企業的普通員工工資薪金水平都比較高
以外,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這些涉外企業中外籍高層管理人員數量也
在不斷增長。
據了解,目前在滬工作的外國人在外國獨資、合資、合作企業工
作的占有81.9%,國外企業在滬辦事處,銀行在滬代表機構等,
約為13.5%。在一些國有企業、私營企業等非境外投資企業中也
聘用外國人,約占4%~5%左右。外籍人員在企業中大多被聘為高
級管理人員,中高級專家、技術專家占80%以上。他們主要擔任各
外商投資企業的總經理、總裁、總監、CEO,以及財務、會計師、
工程技術、IT技術人員,以及一些國外企業的辦事處的首席代表,
代理人等。
一些洋“打工”在上海建功立業,成績卓著。現任法馬通公司中
國首席代表的法國人阿蘭,在中國工作了十多年。在他的幫助下,上
海第一機床廠利用法馬通技術生產核電站設備,被法國科學技術監督
委員會授予質量優良評價,并進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推薦產品。墨西哥
裔美國人呂華勇應上海巴士集團邀請,自1997年起擔任上海·喜
力公開賽的賽事總監。他曾是一名職業網球選手,加盟后利用自己在
網球界的關系和影響,將上海·喜力公開賽組織得有聲有色,充滿活
力,業內評論其組織水平之高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被職業網球選手
聯盟(ATP)授予國際巡回系列賽事的年度最高獎項。在繳稅問題
上,阿蘭先生也絲毫不含糊,不僅月月按時委托稅務代理機構為自己
辦理繳稅事宜,而且還是稅務部門的納稅先進。
為了使服務水準加快向國際化邁進,一些中國本土公司也開始招
收外國員工。中國東方航空股份公司是國內最早引入“洋空乘”的航
空公司,現有來自日本、法國、德國、美國、西班牙、韓國等國家的
70多名外籍乘務員。在東航的國際航班上,外籍服務員以“本地
化”的服務與外籍旅客交流、溝通,為航班服務增色,使東航的國際
航班客座率明顯上升。
外國人加盟多了,上海的西餐、酒吧、美容、服飾等高檔服務行
業更加洋味十足。日本料理、阿根廷烤肉、澳大利亞巖烤、法式餐廳
以及美容、服飾店遍布上海。在上海的外國人說,上海變得更加國際
化了,在上海可以品嘗世界各地風味,能買到了世界品牌服飾、化妝
品。精明的上海人則認為,作為國際化的大上海,我們歡迎越來越多
的外國人來上海工作,因為這不僅能為上海帶來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管
理理念,而且還能為上海的稅收增收作出貢獻。
課程推薦
- 初級會計職稱特色班
- 初級會計職稱精品班
- 初級會計職稱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門 580元/兩門 |
購買![]() |
- 初級會計職稱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