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抵退稅額=(出口離岸價-免稅購進料件)*退稅率
免抵退稅就是增值額*退稅率,增值稅嘛,自然是針對增值部分來說的,你把上面公式中的括號部分當作增值額理解;而免抵退稅的稅率當然要用退稅率來算了.
注意:上面的免稅購進料件不包括國內采購可以抵扣進項稅的原材料。
2.免抵稅=免抵退稅-應退稅
免抵退稅即免、抵、退三部分,免、抵稅自然就是免、抵、退減掉退這一部分了。你就這么理解,我的解釋我自己也不知道正確不正確,沒去考證過。但我這樣一記立馬就記住了,而且不會忘。
3.不得免征和抵扣稅=(出口離岸價-免稅購進料件)*征退稅差
增值部分的增值稅按理來說要全退,但現在國家規(guī)定退稅率比征稅率低,那不退的那一部分自然就是用上面的公式來算了。你還把括號里的部分當作增值額來看待。
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的分錄為,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是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的減項,也即為上公式中的被減數了。
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抵退稅額抵減額這樣的公式你都根本不用記,沒什么意義,直接記免抵退稅額和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就好了。
做題的時候掌握這樣一個思路:
1. 計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計入進項稅轉出,是算應納稅必須先知道的);
不得免征和抵扣稅=(出口離岸價-免稅購進料件)*征退稅差
2. 計算應納稅額,一般為負數(如為正數,則企業(yè)就需納稅了,根本不會還有下面的免抵退的問題),也即為借方余額,借方代表進項稅,而進項稅是可以抵扣的,但當期不能抵了,只能下期抵,所以它的名稱為下期留抵稅;
3. 計算免抵退稅
免抵退稅額=(出口離岸價-免稅購進料件)*退稅率
4. 將應納稅額的絕對值與免抵退稅比較,誰小退誰。
用具體的數字來套。
A.如果應納稅額為-5,免抵退稅為6,5<6
則:應退稅額=5,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應退稅額=6-5=1。留抵稅自然就為0了,因為應納稅額-5都退掉了
B. 如果應納稅額為-10,免抵退稅為9,10>9
則:應退稅額=9,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應退稅額=9-9=0。留抵稅為1,應納稅額-10退了9,還有1沒退,留待下期抵扣。
按照上面的步驟去做題,絕對不會有錯的。其實免抵退要是理解了的話非常非常簡單,不理解的話就套用上面的公式吧。不過做題的時候要注意一些問題,比如說題中有上期留抵稅額,那在計算應納稅額的時候就要把留抵稅額作為銷項稅的減項,不要遺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