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3日,孟買,印度航空一架客機飛過一座貧民窟,準備降落在附近的機場跑道。
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中印兩國的經貿合作不斷涌現新的契機。
“世界上最具外資吸引力的前三個國家中,中印占了兩席,”2010年1月19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印貿易投資論壇上,印度商工部部長阿南德?夏爾瑪說道,“然而,我們的互相投資水平仍然比較低!
據資料顯示,截至2009年10月底,中國對印度非金融類投資總額為2.5億美元,印度對華累計投資總額為3.3億美元,這樣的比例在兩國各自的利用外資總額中并不高。
不僅如此,兩國的貿易摩擦從未中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中興和華為公司絕非首批在印度投資遇阻的中國公司,在過去幾年來,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涉及的范圍也遍布各個行業。
印對華反傾銷最多
中印兩國的貿易摩擦,可以從連年增長的對華反傾銷調查中窺見一斑。
“對華的反傾銷訴訟,在過去是美國最多,印度排第二,現在呢,印度成為最多的那個國家了,”中國南亞協會副會長、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文德富教授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的時候表示,“光是一年,就有好幾十起。”
據悉,自上世紀90年代對中國發起第一起反傾銷調查起,印度就不斷對中國商品揮動反傾銷“大棒”,在近年來更是一躍成為對華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2010年還未結束,“中國制造”的鋼鐵、藥品和化工產品等均遭到印度的反傾銷調查。
2010年1月,印度兩家主要玻璃纖維生產企業向印度商務部提起申訴,對來自中國的玻璃纖維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中國玻纖(600176,股吧)表示,一旦印度最終認定中國出口的玻璃纖維產品存有傾銷事實并因此對其國內同行業造成損害,將對中國反傾銷調查項下輸入印度的玻璃纖維產品征收一定幅度的反傾銷稅。
到了2月,中國對印度的青霉素工業鹽出口又再度掀起波瀾。印度商工部反傾銷局發布了對原產于中國的青霉素G鉀和中國產6-氨基青霉烷酸反傾銷調查的初裁公告。在初裁中,印度反傾銷局認定進口產品給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需要立即征收臨時反傾銷稅。
電信行業也未能幸免,從2009年12月8日開始,印度財政部就宣布,將對原產于中國的同步數字傳輸設備(SDH)征收臨時反傾銷稅。這項公布一出來,華為和中興等中國通信企業出口印度市場的SDH設備,成本和價格將至少提高30%。
“過去是絲綢類等紡織品,現在主要是化工產品、汽車零部件配件之類的,尤其化工類最多!蔽牡赂煌嘎。
不僅如此,這些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的涉案金額均十分龐大,僅2008 年一年,印度對外反傾銷涉案金額就高達16.7 億美元,比2007 年增長20 倍,嚴重影響了中國出口企業的正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