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2007年,新企業會計準則在上市公司全面實施、第三屆全國會計知識大賽成功舉辦、會計準則等效工作實現了突破等一系列工作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2007年是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一年,也是會計改革和會計管理工作取得主要突破的一年。這一年,新企業會計準則在上市公司全面實施、第三屆全國會計知識大賽成功舉辦、會計準則等效工作實現了突破等一系列工作不僅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也使得2007年的會計管理工作亮點紛呈。
企業會計準則在上市公司得到全面實施
盤點2007年中國經濟生活最受關注的熱點詞匯,新會計準則的實施無疑位列其中。新企業會計準則在上市公司全面實施并社會反映良好,應該說與有關部門的縝密部署和監管聯動有很大關系。
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平穩地實現了新舊準則的轉換和過渡。根據財政部和證監會的有關規定,所有上市公司對2006年末年報的相關數據按新準則進行了調整,提供了“股東權益差異調節表”,并以調整后的金額作為2007年執行新準則的起點。根據對2006年12月31日之前上市的1408家A股上市公司的統計,按新準則調整后的2006年年底上市公司股東權益凈增加141.80億元,增幅為0.43%,總體情況基本持平,較好地實現了新舊轉換和平穩過渡。
另一方面,2007年半年報和第三季度季報顯示,新準則得到全面實施。截至2007年8月31日,1493家上市公司按新會計準則口徑計算半年實現凈利潤3777.54億元,增幅為64.66%;凈資產收益率為8.32%,去年同期可比為5.06%,提高了3.26%。這些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長主要源于營業收入,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5925.00億元,同比增長24.67%;其次為投資收益,1144.57億元,同比增長170.69%。第三季度季報顯示的情況也大致如半年報。凈利潤的較大幅度增長,體現了上市公司優質資產和現代公司治理結構良性運行的結果,但投資收益的增長反映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出售股票的情況值得關注。同時,上半年全國GDP為106768億元,同比增長11.5%;全年GDP為246619億元,同比增長11.4%。這表明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長與我國經濟發展是協調的。
同時,上市公司及會計師事務所基本掌握了新準則。上市公司編制的新舊準則轉換調節表和半年報披露的信息表明,境內1400多家上市公司和具備上市公司審計資格的68家會計師事務所較好地執行了新準則體系的規定,對新會計準則中的原則和若干具體規定有很好的理解,并能在相關業務的會計處理中正確運用。上市公司半年報和第三季度報告還顯示,原存在于上市公司的境內外會計準則差異基本消除。
會計準則等效工作實現了突破
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實現趨同后,隨即啟動了會計準則等效工作,以促進中國會計準則得到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經濟體的認可,實現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具有同等效力。一是開展我國內地和香港的會計準則等效談判。2007年以來,內地與香港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先后召開若干次會議,就內地和香港會計準則逐項進行比較,確認兩地僅存關聯方披露和資產減值轉回兩項差異,與中國會計準則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現存的差異保持一致。在此基礎上,雙方簽定了兩地會計準則等效聯合聲明,確認了內地企業會計準則與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具有同等效力,為內地會計師事務所按內地會計準則審計的結果獲得香港監管機構的接納奠定了較為扎實的基礎;同時還就注冊會計師專業資格考試會計科目互免、注冊會計師培訓等達成了合作意向。二是中歐財金對話框架下的中歐會計合作進展順利。經過北京會議和布魯塞爾會議,中歐會計準則等效會談取得重要進展,確定了2008年實現中歐會計準則等效的目標。三是中美會計合作納入中美經濟聯合委員會,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宣布允許外國企業赴美上市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報財務報告的情況下,為中美會計準則等效創造了條件。
在做好會計等效工作的同時,財政部會計司還多方位、多渠道加強會計國際交流與合作,包括成功舉辦新興市場和轉型經濟國家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研討會、積極參加中日韓三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會議、密切與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的繼續合作等。
第三屆全國會計知識大賽成功舉辦
“用友杯”第三屆全國會計知識大賽各項工作在大賽領導小組正確領導、財政部各司局積極配合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圓滿完成。
本次會計知識大賽分為兩個賽程。第一賽程于2007年3月份啟動,面向全社會,采用網上答題方式;全國38個賽區共1031萬人參與答題,44325名個人獲獎,其中一等獎4872名,二等獎9822名,三等獎29631名。浙江省等10個賽區榮獲第一賽程特別組織獎,吉林省等20個賽區榮獲第一賽程組織獎。
第二賽程由全國各地區、各系統組隊進京參加復賽和決賽。從全國各地區和系統產生的61支代表隊(其中地方代表隊41支,部門或企業代表隊20支)匯集北京,展開第二賽程復賽的激烈角逐。經過筆試和口試,最終產生8個代表隊參加決賽。12月24日,大賽決賽在中央電視臺舉行,經過激動人心的輪番比試,中石油代表隊獲一等獎,解放軍代表隊和國家電網代表隊獲二等獎,寧波代表隊、湖北代表隊、鐵道部代表隊、深圳代表隊和浙江代表隊榮獲三等獎。大賽決賽的實況還通過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向全國播放。
通過舉辦全國會計知識大賽,宣傳了會計知識,檢驗了會計隊伍,展示了會計風貌,發現了會計人才,擴大了會計影響,為會計事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會計人才戰略繼續實施
深入貫徹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性工程,也是會計事業和會計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高級會計人才工程扎實推進。新一批企業類、學術類、注冊會計師類高級會計人才共3個班87人加入全國會計領軍后備人才培養行列,以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國際化會計人才為目的的會計領軍后備人才培訓體系初步形成。高級會計師資格考評結合制度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行。全國共有約3.23萬人報名參加了高級會計師考試,合格人數達4644人。目前全國高級會計師超過8萬人,高級會計人才隊伍日益壯大。初、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平穩開展。2007年全國共約130萬考生報名參加考試。
注冊會計師行業監管進一步加強
注冊會計師行業監管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服務效能不斷提升。一是貫徹行政許可法,積極建章立制,制定發布了《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期貨相關業務管理辦法》和《外國會計師事務所常駐代表機構審批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嚴格資格審批,形成了科學的審批機制,嚴把市場準入關。二是理清了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基本思路,依法引導較大規模的會計師事務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的組織形式,鼓勵強強聯合,做大做強。三是啟動《注冊會計師法》修訂工作,參與修法調研和專題座談,起草完成了《注冊會計師法(修正案)》(征求意見稿)。四是積極推動取消了特定A股上市公司、金融上市公司和B股上市公司的雙重審計規定,為國內事務所做大做強創造公平的政策環境。五是積極穩妥地推進行業市場開放,加強注冊會計師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公共會計監管委員會(PCAOB)就下一步監管合作達成共識。
企業內部控制規范框架趨于成熟
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建設各項工作穩步推進。一是印發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系列具體規范(征求意見稿),明確了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的目標和框架。二是根據第三次委員會全體會議精神,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了解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現實需要,及時修訂形成《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草案)。三是加強部門溝通互動,就《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草案)及其發布實施有關事項聽取了國資委、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等監管部門意見,統一了認識,達成了合力推動內控體系建設的共識。四是做好內控課題研究、文獻翻譯和宣傳普及等基礎性工作,為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財經報 李京 2008-2-21)
(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