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跌跌不休給注冊會計師的穩健執業帶來了挑戰。如果說股指6000多點不健康,那么2000點之內同樣不健康。對注冊會計師而言,股市不僅是經濟問題、民生問題,還是風險判斷問題、舞弊概率問題。豈不聞新民諺云:“奔馳進去,自行車出來;別墅進去,棚子出來;博士進去,傻子出來……”股市“高臺跳水”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大小非解禁改變了市場供求,包括基金、券商、保險等機構在內的社會公眾投資者出現集體性恐慌;第二,前期盲目大規模首發、增發,市場擴容過快,動搖了投資者的信心和預期;第三,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美國次貸危機導致的影響還在持續;第四,國內通脹(特別是PPI指數)居高不下,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回落;第五,一系列嚴重自然災害加大了宏觀調控的難度。只有了解了股市問題的成因,注冊會計師才能把握環境變遷對被審計單位治理層、管理層的諸多影響。
一個看上去漸失融資功能的市場,很容易給意圖改變財務狀況的被審計單位造成過度壓力。同時,很容易使被審計單位產生財務舞弊的動機與借口。因此,注冊會計師應當保持職業懷疑態度,充分考慮財務穩定性受不利經濟環境、行業狀況、自身運營情況的威脅因素,充分考慮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風險的異常關系或偏離預期的關系,優化配置審計資源,有效應對審計風險,審慎發表恰當意見。
尤其是針對被審計單位營運資金出現巨大困難的情形,注冊會計師應當分析判斷債務履約責任、商業信用斷裂、長期股權投資損失、不良財產、或有負債等導致持續經營假設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全面計劃審計工作,實施風險評估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形成被審計單位持續經營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結論。
面對不斷增強的企業戰略風險、行業風險,注冊會計師所能依靠的除了風險導向審計這一思想武器,關鍵的是能始終恪守獨立性準則。因為,失去了獨立性,注冊會計師職業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
(中國會計報 張連起 2008-10-15)
(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