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作為發起人,近日在湖南設立了首家村鎮銀行,這也是建設銀行在全國發起設立的第一家村鎮銀行。
近日,建設銀行(上海交易所代碼:601939,下稱建行)獲湖南銀監局批準,作為發起人籌建桃江建信村鎮銀行,資本金為5000萬元,建行出資2550萬元,持有51%股份。其他股東為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益陽克明面業等本地知名農業企業。該村鎮銀行預計于11月底正式掛牌開業。
據了解,桃江建信村鎮銀行開業后將立足縣域、面向“三農”,探索符合新型機構特點的經營模式,建行將充分發揮控股行的專業優勢和管理經驗,在村鎮銀行的股東選擇、董事和高管人員選派、制度建設、技術手段支持、人員培訓等方面提供大量的支持。
有跡象顯示,大型商業銀行正試圖重返農村金融領域。此前,農行、交行已分別于今年8月、9月發起設立其全國第一家村鎮銀行。《財經》記者同時獲悉,工行、中行也正積極對設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進行市場調研及論證。
自1998年到2001年間以來,包括農行在內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一直在撤離農村市場,相應撤并了三萬多個縣及縣以下的分支機構、網點。在四家大型商業銀行收縮縣域營業網點的同時,其他縣域金融機構的網點也在減少。此前央行公布的《中國農村金融服務報告》顯示,至2007年末,全國縣域金融機構的網點數比2004 年減少了9811 個。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城市業務競爭越來越激烈,而現在的農村和以前的經濟狀況大不一樣,特別是在經濟發達地區,各大商業銀行可能開始把農村領域視為‘藍海’,作為下一步開拓的業務重點之一。”銀監會人士向《財經》記者介紹。
為了響應支持“三農”的國家政策,激發當地農村金融活力,地方對于各類商業銀行設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也紛紛給予優惠政策。比如,比照當地農信社的稅收優惠、提供財政資金作為存款支持等。
村鎮銀行作為一級法人,由于規模小,貸款規模亦會相應受到存貸比、資本金等條件約束。對于為何大型商業銀行沒有選擇設立分支機構,而是選擇設立村鎮銀行?一位商業銀行人士認為:“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多了一個投資渠道,承擔的風險和管理責任不同。”
目前,國內商業銀行設立的村鎮銀行均為股東多元化。與此相反的是,作為第一家涉足中國農村金融的外資銀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在湖北隨州、北京密云、重慶大足、福建永安設立的四家村鎮銀行均為其全資所有。
(財經網 2008-11-6)
(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