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年多的實踐摸索,我們在傳統業務發展為跟蹤審計業務、基建財務與造價審計結合、竣工結算向竣工決算過渡、建設期納稅咨詢、設備、材料管理審計、管理制度代編、財務計劃管理體系設計等方面取得了突破,總結為新業務拓展三步驟。
第一步:從傳統業務拓展到全過程跟蹤審計
從2005年開始,我們已經在電力、交通等基建領域嘗試向業主推廣全過程跟蹤審計的理念,并在當年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簽署了兩個全過程跟蹤審計合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從傳統的事后審計向源頭控制、從被動審計向主動過程控制轉型已被大多數建設單位所認同。截止到2008年 底,我們超過70%以上的業務收入都來自跟蹤審計或者是跟蹤審計衍生業務。
跟蹤審計將傳統業務延伸到了工程投資的每個環節,從工程項目的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評審,到項目過程中的投資控制、成本費用核算,再到工程項目的預結算、施工簽證索賠變更審核等等。在為建設單位提供了全過程控制管理服務、有效地控制和節約了基建投資支出的同時,把傳統業務時段和收費也拓展了一大步。
第二步:從跟蹤審計拓展到全過程管理咨詢
跟蹤審計通常要有2人-3人在一個項目上常駐2年-3年。
通過專業、誠信的服務,在得到建設單位充分的了解和信任的前提下,我們逐步將管理咨詢的理念推薦給對方,并取得了不錯的效益。主要拓展項目方向有:1.國家最新政策法規的研究結果及培訓、應用等,包括會計“新兩則”培訓、考試,增值稅改革及研究成果,上市公司可轉換債券融資策劃咨詢等;2.基建期的納稅策劃,資本運 作指導咨詢,基建期財務顧問;3.代編財務制度、管理制度,修編財務體系和管理體系,企業全部管理流程設計;4.內控體系審計及咨詢;5.代設基建賬目、費用歸集方向與竣工決算的歸口統一策劃,代編竣工決算報表或竣工決算工作輔導;6.代編主標合同、修訂重要結算條款、設計招標文件、合理劃分標段、代行監督招投標全過程;7.管理審計及設備審計;8.基建期模擬離任審計或模擬經濟責任審計;9.審計署審計前的預審;10.內部審計咨詢及技術援助。
在人才儲備齊全的前提下,我們還準備拓展的方向包括基建期MIS與財務的無縫對接、材料、設備詢價體系的建立及推出、工程造價司法鑒定及咨詢、全過程招投標代理等。
通過向管理咨詢方向的不斷拓展,不僅拓寬了業務渠道,還使事務所儲備了一大批“一專多能”性人才。而且建設方了解到我們的專業實力和全面服務的能力后,還經常把他們投資的其他項目也交給我們去做,并簽訂了一攬子咨詢服務協議。甚至有些建 設方出于信任,將改制的評估、審計、驗資等也交給了我們,極大地拓寬了業務空間。
第三步:項目投產后拓展業務的思路
傳統業務在建設期結束后就沒有了用武之地,這是一個“瓶頸”,也造成了建設期建立起的人脈和信任關系極大浪費。
近兩年來,我們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目前已經有了一些思路并正在探索。對于仍有后續工程的項目,應利用我們自身的專業優勢,在項目前期投資估算、科研、概算等方面給對方必要的幫助和咨詢,以爭取后續項目的跟蹤審計機會;對沒有后續工程的項目,向項目后評價、循環經濟政策導向培訓、咨詢及節能減排審計方向發展等。
以傳統業務為切入點,通過向投資管理全過程、基建財務、管理咨詢等方面滲透,我們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同時,在綜合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具備綜合能力的人才儲備也會日趨豐厚,抵御外在不利影響的能力也不斷增強,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中國會計報 梁曉剛 2009-3-20)
(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