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市場力量自我約束和相互制衡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6月20日提出“逐步完善股票市場的內在穩定機制”之后,引起各方廣泛關注和研討。多數專家認為,市場內在穩定機制蘊意豐富,可以概括為兩大方面:市場主體的自我約束機制和市場制衡工具。
今年上半年,上證綜指跌幅達到48%。在宏觀經濟運行穩定的情況下,這種市況是不正常的。造成資本市場大幅波動的原因很多,但市場內部缺少成熟的投資理念和權威的估值體系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場主體的自我約束機制和市場制衡工具的不健全導致了權威的估值體系的缺失。
當前資本市場正處在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的關鍵時期,通過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進一步夯實市場健康發展的內在基礎,維護市場的平穩運行,顯得尤為重要。
建立全方位的市場主體約束機制
在新《證券法》實施近三年來,證券市場各主體的自我約束、自律規范、自治管理的制度要求開始落到實處,市場主體的自我約束能力進一步增強。但與快速發展的市場形勢相比,市場主體的自我約束機制還有較大差距,這已是管理層和業界的共識。
為此,管理層明確提出,要在繼續改善行政監管的同時,努力讓市場的自我約束和自律組織的管理在風險防范上發揮前置性、基礎性作用。目標是通過進一步推進自律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市場主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相互監督的作用,形成行政監管、法制監管、自律監管和社會監管互為補充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監管體系。
當前,行政監管與自律監管協同推進的局面已經形成。新近頒布并將于8月4日實施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管理辦法》,就將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納入了協同監管軌道。具體說,就是將完全依靠證監會的事前監管,轉變為實施財務顧問制度下的證監會適當事前監管與重點強化事后監管相結合。在此基礎上,強化中介機構責任、建立財務顧問負責制,由財務顧問事前把關、事中跟蹤、事后持續督導,形成市場力量自我約束機制。辦法強調,中國證券業協會依法對財務顧問及其財務顧問主辦人進行自律管理。
目前,監管層正在積極為推出《上市公司監管條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條例》做準備。
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內部制衡機制。新《證券法》和《公司法》要求上市公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健全上市公司董事會決策機制,設立以獨立董事為主體的審計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切實保障獨立董事履行職責。進一步完善企業經理人市場化聘用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加強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加強內部檢查和自我評估,有效提高風險防范能力。經過專項治理之后,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明顯得到加強。
董事會秘書是公司治理結構中非常關鍵的一環。1999年起,各地陸續組建董事會秘書協會,對推進上市公司日常事務的自律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目前,監管層正在積極推動上市公司自律組織的建設,上市公司協會的籌建工作也在穩步推進當中。
推進成熟股權文化的建立。與成熟市場相比,我國資本市場還沒有形成成熟的股權文化,回報投資者的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上市公司的管理層要加快觀念轉變,牢固樹立對投資者負責,為全體股東謀利益的理念,做好投資者關系管理,引導投資者進行理性投資。
上市公司要增強社會責任。新《公司法》第五條明確規定:“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這其中當然包括上市公司。隨著我國公司治理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公司治理的內涵也得到了擴展和延伸,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感明顯增強,這在汶川大地震中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但同時,公眾也認為,上市公司應當對維護市場穩定承擔起更多的職責。二級市場的波動應當與上市公司的約束機制建立聯動機制。比如,股價因為一些原因出現暴跌,一些投資者就會要求召開股東大會,責令公司高管人員說明情況;或者干脆一賣了之,加速股價下跌。股價暴跌會對上市公司形成巨大的內部和外部壓力,從而促使其改善管理、提高業績,最終保持股價的穩定。
推動市場制衡工具創新發展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離不開市場制衡工具。 監管層并不諱言直接融資比重依然偏低,市場層次少、產品單一等結構性矛盾的存在。并且鼓勵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動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需求為動力的產品和業務自主創新機制。
擇機推出做空機制,打破“單邊市”現狀。在西方成熟市場,雖然“相對價值套利者”不停地做短線交易,但是由于他們的市場具備雙向投資手段,不論是做多還是做空,都有利于證券價值的均衡。而在中國資本市場,相對價值投資者由于缺少對沖工具、只能單向操作。而有了股指期貨之后,就運用股指期貨作對沖交易,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套期保值,規避現貨市場風險,有利于穩定市場。
指數化投資在成熟資本市場是典型的長期投資人的選擇。在我國,由于缺少真正的長期投資者,所以指數投資基金的規模過小;而且,指數基金常常成為機構進行短線投機的工具。如此,我國的指數基金沒有像西方的指數基金一樣成為穩定市場的力量。
目前,國內股指期貨正在穩步推進。最新資料顯示,目前中金所會員已經達到89家,第二輪應急演練也于7月18日圓滿完成。業界專家普遍認為,今年或許是推出股指期貨的最佳時機。
拓寬證券公司業務范圍。目前券商大部分券商僅有經紀、投行、資產管理和自營等業務,并未扭轉“靠天吃飯”的窘境。在進入全流通時代之后,特別是在完成綜合治理后,券商資質顯著提高,業務亟需拓展,業界呼聲最高的就是融資融券業務。
融資融券是證券市場的一個基礎性制度。業界普遍認為,此時開展融資融券無論是對證券公司還是對證券市場,都是一個較好的時機。
細化大股東增持監管法規。從目前A股市場的法規環境看,大股東增持的行為,有信息披露和申請豁免要約收購等方面的監管規定。這些規定促進了市場規范,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上市公司的回購行為,尤其是在公司股價被低估的時候。因此,對于大股東增持等行為,有關監管規定仍有進一步細化的可能。
網站地圖
專業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