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D |
解析:本題考核產權糾紛處理程序。根據規定,國有單位與其他經濟成分之間的產權糾紛,由國有單位提出處理意見,報同級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同意后,與對方當事人協商解決;經協商不能解決的,依司法程序處理。 |
答案:D |
解析:本題考核國有企業資產損失責任的相關規定。根據規定,國家出資企業的資產損失金額依據有關會計賬簿記錄,按照會計核算確認的損失分類分項進行認定。未在會計賬簿記錄或者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相差較大的資產,應當按照市價、重置價值等公允價值認定資產損失金額。因此選項A的說法是錯誤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規定,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被免職的,自免職之日起5年內不得擔任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因此選項B的說法是錯誤的;相關的交易或者事項尚未形成事實損失,但確有證據證明在可預見的未來將發生事實損失,且能計量損失金額的,應當認定為資產損失,因此選項C的說法是錯誤的。 |
答案:C |
解析:本題考核關系企業國有資產出資人權益的重大事項。根據規定,國有資本控股公司上市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公司章程的規定,由公司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決定。股東會、股東大會決定的,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委派的股東代表,應當“按照委派機構的指示”提出提案、發表意見、行使表決權,并將其履行職責的情況和結果及時報告委派機構。 |
答案:D |
解析:本題考核點是國家出資企業管理者的兼職限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兼任監事是法定的。 |
答案:C |
解析:本題考核國家出資企業的概念。本題中,國有資本為30%,持股比例雖未達到50%,但如果依其持有股份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也可能成為國有資本控股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