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淘汰18家違規會計師事務所還不夠
注冊會計師行業掀起了“整風運動”的波瀾,根據中注協2005年度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結果,截至今年4月30日,已有78家事務所被財政部門做出相應的處理處罰。其中18家事務所遭到最嚴重的處罰,被撤銷營業資格。中注協為凈化行業風氣,重樹行業誠信形象所做出的努力理當被褒揚。不過,根據中注協公布的數據,目前國內有高達近6000家會計師事務所,按照這樣的規模,僅僅關閉18家事務所是遠遠不足的。
依照產業經濟學的觀點,作為重要的經濟中介機構,素有“商業警察”之稱的會計師事務所行業,最理想的產業格局是寡頭壟斷格局。因為寡頭壟斷對該行業可以有兩方面的好處:其一,產業內的競爭適度存在,客戶擁有選擇的權利,同時又能夠保證中介機構的獨立性;其二,壟斷寡頭獲取的壟斷利潤使得其可以加強技術研發投入,更好地提供產品和服務。也就是說,對于壟斷寡頭而言,要想維系壟斷利潤,就必須不斷地提供更過硬的服務。而對于客戶而言,也因此無法通過業務費用等手段要挾會計師的審計結論,從而保證了會計師的獨立性和審計報告的公正性。
對于中國多達近6000家的會計師事務所而言,龐大的數字注定了會計師行業的扭曲競爭格局。貴州省注協曾經在檢查后給出了四個“偏”,即“注冊會計師年齡結構偏大,事務所規模偏小,收費偏低,出具的報告份數偏多”,不少會計師事務所為爭奪市場而不惜降價甚至造假遷就客戶。
龐大的事務所數量屬于歷史遺留問題,而這并非問題的核心。面對這么多家會計師事務所,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看似矛盾的結論。一是過度的競爭使得會計師事務所降低審計標準、違規操作成為必然,是為弊;二是通過激烈的競爭和嚴酷的淘汰,6000家會計師事務所中完全有可能產生中國的普華永道、中國的畢馬威,這則是競爭帶來的好處。
解決這一對矛盾的利劍,就是通過更加嚴厲而有效的監管措施來加速行業的優勝劣汰。從中國市場經濟、資本市場發展的現狀來看,每年僅僅淘汰18家違規企業的速度是遠遠不夠的。而恰恰就是在嚴厲監管上存在著的制度“瓶頸”,才是問題的要害。
從各國行業監管模式的變遷來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隨著人們對行業監管要求的日益提高,無論是政府還是行業組織充當監管主體,其獨立性、代表性和權威性都在日漸提高。我國當前的行業監管中依然面臨著監管主體獨立性差、代表性差、缺乏威懾力的“瓶頸”,作為行業監管主體的注冊會計師協會,一直接受相關部門的領導和管理,理事會大部分成員(包括會長和副會長)都來自相關政府部門而非審計職業界,更無公眾利益代表。
更為嚴重的是,注冊會計師協會又向各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收取會費,受經濟利益的制約,不能從重從嚴實施監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個注冊會計師職業界獨立性的發揮。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從1981年恢復注冊會計師制度至2005年,受到監管部門對從業人員做出“終身不得從事注冊會計師行業”處罰的,不過10人左右,而國內的注冊會計師則已經達到13萬之眾。
監管的獨立性是會計師行業公正的前提,這是從國內外眾多相關丑聞和事件中得出的共同結論,中國的會計師行業整風,尚任重而道遠。(新京報 馬紅漫 上海經濟學博士生 馬紅漫 2006-5-24)
依照產業經濟學的觀點,作為重要的經濟中介機構,素有“商業警察”之稱的會計師事務所行業,最理想的產業格局是寡頭壟斷格局。因為寡頭壟斷對該行業可以有兩方面的好處:其一,產業內的競爭適度存在,客戶擁有選擇的權利,同時又能夠保證中介機構的獨立性;其二,壟斷寡頭獲取的壟斷利潤使得其可以加強技術研發投入,更好地提供產品和服務。也就是說,對于壟斷寡頭而言,要想維系壟斷利潤,就必須不斷地提供更過硬的服務。而對于客戶而言,也因此無法通過業務費用等手段要挾會計師的審計結論,從而保證了會計師的獨立性和審計報告的公正性。
對于中國多達近6000家的會計師事務所而言,龐大的數字注定了會計師行業的扭曲競爭格局。貴州省注協曾經在檢查后給出了四個“偏”,即“注冊會計師年齡結構偏大,事務所規模偏小,收費偏低,出具的報告份數偏多”,不少會計師事務所為爭奪市場而不惜降價甚至造假遷就客戶。
龐大的事務所數量屬于歷史遺留問題,而這并非問題的核心。面對這么多家會計師事務所,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看似矛盾的結論。一是過度的競爭使得會計師事務所降低審計標準、違規操作成為必然,是為弊;二是通過激烈的競爭和嚴酷的淘汰,6000家會計師事務所中完全有可能產生中國的普華永道、中國的畢馬威,這則是競爭帶來的好處。
解決這一對矛盾的利劍,就是通過更加嚴厲而有效的監管措施來加速行業的優勝劣汰。從中國市場經濟、資本市場發展的現狀來看,每年僅僅淘汰18家違規企業的速度是遠遠不夠的。而恰恰就是在嚴厲監管上存在著的制度“瓶頸”,才是問題的要害。
從各國行業監管模式的變遷來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隨著人們對行業監管要求的日益提高,無論是政府還是行業組織充當監管主體,其獨立性、代表性和權威性都在日漸提高。我國當前的行業監管中依然面臨著監管主體獨立性差、代表性差、缺乏威懾力的“瓶頸”,作為行業監管主體的注冊會計師協會,一直接受相關部門的領導和管理,理事會大部分成員(包括會長和副會長)都來自相關政府部門而非審計職業界,更無公眾利益代表。
更為嚴重的是,注冊會計師協會又向各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收取會費,受經濟利益的制約,不能從重從嚴實施監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個注冊會計師職業界獨立性的發揮。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從1981年恢復注冊會計師制度至2005年,受到監管部門對從業人員做出“終身不得從事注冊會計師行業”處罰的,不過10人左右,而國內的注冊會計師則已經達到13萬之眾。
監管的獨立性是會計師行業公正的前提,這是從國內外眾多相關丑聞和事件中得出的共同結論,中國的會計師行業整風,尚任重而道遠。(新京報 馬紅漫 上海經濟學博士生 馬紅漫 2006-5-24)
(ck)
時間:2009-03-27 責任編輯:huayaming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3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實驗班 |
班次特色 |
90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