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非常年份 審計署例行審計
7月15日,《華夏時報》記者獲悉,鑒于中國工商銀行(601398,股吧)、中國建設銀行(601939,股吧)和中信集團承擔很多北京奧運會的金融服務任務,國家審計署將提前完成對工行和建行的現場審計。
其中,對工行的現場審計將于本月底結束,對建行、中信的現場審計亦將于奧運會開幕(8月8日)前結束。現場審計結束后,將集中匯集各地審計情況,分別形成審計報告。
審計署直轄的各特派員辦事處審計人員已經分批陸續撤回所在地。
一位審計署官員表示,在奧運前完成對3家金融機構的審計,的確比預定期限提前了,但是,審計工作是認真負責的,由于工行和建行上市后各項工作有序規范,為審計工作提供了便利。審計署拒絕透露審計出的問題和其他細節,對于審計結果,屆時將予以公告。針對審計署查處銀行大案要案逐年減少,部分專家學者給予了詳解。
“例行審計”
早在今年2月,審計署對外宣布,2008年金融例行審計的對象為工行、建行和中信集團公司,主要審計這3家公司的資產、負債和損益情況。
今年,審計署還將對中行、交行和招行進行專項審計。此次審計對象囊括了中國主要大型上市銀行。
盡管今年的審計被審計署稱為是“例行審計”,但是,今年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去年以來,中國的銀行業貸款增速過快,經濟增速和CPI居高不下。美國次級貸款危機對中國銀行業有直接或間接影響,高油價拉動全球CPI,部分國家和地區面臨滯脹局面。
審計署稱,對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招商銀行的專項審計則是對3家銀行的股份制改革成效進行審計調查。
由于中行在美業務較多,國際化程度較高,為中資銀行持有次級債最多的一家銀行。去年曾有傳聞稱交行持有次級債,但是交行予以否認,而招行自稱在次級債爆發前拋售了所有次級債。盡管審計署并未提及這3家銀行與美國次級債之間的關系,但是,市場人士依然認為,審計署會“順帶”“關注”一下。
審計署表示,對工行、建行和中信的審計將重點關注宏觀調控政策落實情況,維護國家金融穩定和安全,促進金融機構加強內部控制、防范金融風險、提高競爭力和經營效益。
管理規范大案減少
據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發生各類案件445件,降幅58.4%;百萬元以上案件131件,降幅50.3%;各類案件涉案金額18.4億元,降幅54.9%;全部案件風險金額13億元,降幅54.7%。同時,全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成功堵截百萬元以上案件169件,增幅19.9%;相應挽回案件資金損失16.4億元,增幅24%。
近3年,審計署對銀行業的審計并沒有像前幾年那樣,每次公布審計結果均刮起“審計風暴”,上述審計官員表示:“這并不意味著審計署審計標準降低了或者審計不嚴,相反,我們的審計工作是越來越縝密,那為什么審計出來的問題反而少了呢?這主要是得益于商業銀行管理規范了,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股改上市后,管理和風險控制得以強化,這也標志著國有商業銀行股改上市是成功的。”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審計署歷年對國有商業銀行都要進行審計,起初發現的問題比較多,但是最近幾年逐年減少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審計署的檢查對銀行規范經營和樹立合規意識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更為重要的是,自2003年以來,國有商業銀行進行了股份制改造,特別是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中有四家在香港和內地上市后,公司治理結構得到改善,引進的海外戰略投資者對國有商業銀行幫助很大,風險控制能力得到加強,效果最為明顯的是建行。
清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宋逢明教授認為,國有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避免了在中國爆發金融危機,也減少了大案發生概率。2003年,國內外頂級金融專家紛紛發出警告,稱中國要爆發金融危機。不僅如此,當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諸多專家也紛紛指出當時的中國有爆發金融危機的預兆。
國際專家們判斷的主要理由是相同的,中國銀行業的壞賬比例非常高,隱含著非常嚴重的流動性危機。
正是由于國有商業銀行進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為公眾公司,不僅使其系統性風險得以化解,而且,大案要案發案概率明顯降低。
金融審計新要求
7月11日,審計署發布了《審計署2008至2012年審計工作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對于金融審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今年的金融審計依然是按“慣例”進行的。
對于金融審計的總體要求是,以維護安全、防范風險、促進發展為目標,服務國家宏觀政策,推動金融改革,維護金融穩定,完善金融監管,推動建立高效安全的現代金融體系。
《規劃》要求,加強對國有及國有資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導地位的金融機構的審計,重點揭露經營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及大案要案線索,揭示影響金融業健康發展的突出風險,從政策上、制度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議,促進規范管理,提高競爭能力。根據以往經驗,審計署每次對金融機構審計后,均會發現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及大案要案線索。
實現對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的經常性審計,緊緊圍繞國家宏觀政策及經濟運行中的熱點問題,充分發揮在國家金融監督體系中的綜合性優勢。
《規劃》要求改進金融審計組織方式和審計方法,以總行(總公司)審計為龍頭,切實增強集中分析金融機構電子數據的能力,提高審計質量和水平。
由于《規劃》的頒布是在對建行、工行和中信審計的尾聲,今年對金融的審計依然是按往年的慣例執行,審計署審計人員表示:“今后對金融部門進行審計,將嚴格按照《規劃》要求操作。”
(華夏時報 賀江兵 2008-7-19 )
其中,對工行的現場審計將于本月底結束,對建行、中信的現場審計亦將于奧運會開幕(8月8日)前結束。現場審計結束后,將集中匯集各地審計情況,分別形成審計報告。
審計署直轄的各特派員辦事處審計人員已經分批陸續撤回所在地。
一位審計署官員表示,在奧運前完成對3家金融機構的審計,的確比預定期限提前了,但是,審計工作是認真負責的,由于工行和建行上市后各項工作有序規范,為審計工作提供了便利。審計署拒絕透露審計出的問題和其他細節,對于審計結果,屆時將予以公告。針對審計署查處銀行大案要案逐年減少,部分專家學者給予了詳解。
“例行審計”
早在今年2月,審計署對外宣布,2008年金融例行審計的對象為工行、建行和中信集團公司,主要審計這3家公司的資產、負債和損益情況。
今年,審計署還將對中行、交行和招行進行專項審計。此次審計對象囊括了中國主要大型上市銀行。
盡管今年的審計被審計署稱為是“例行審計”,但是,今年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去年以來,中國的銀行業貸款增速過快,經濟增速和CPI居高不下。美國次級貸款危機對中國銀行業有直接或間接影響,高油價拉動全球CPI,部分國家和地區面臨滯脹局面。
審計署稱,對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招商銀行的專項審計則是對3家銀行的股份制改革成效進行審計調查。
由于中行在美業務較多,國際化程度較高,為中資銀行持有次級債最多的一家銀行。去年曾有傳聞稱交行持有次級債,但是交行予以否認,而招行自稱在次級債爆發前拋售了所有次級債。盡管審計署并未提及這3家銀行與美國次級債之間的關系,但是,市場人士依然認為,審計署會“順帶”“關注”一下。
審計署表示,對工行、建行和中信的審計將重點關注宏觀調控政策落實情況,維護國家金融穩定和安全,促進金融機構加強內部控制、防范金融風險、提高競爭力和經營效益。
管理規范大案減少
據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發生各類案件445件,降幅58.4%;百萬元以上案件131件,降幅50.3%;各類案件涉案金額18.4億元,降幅54.9%;全部案件風險金額13億元,降幅54.7%。同時,全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成功堵截百萬元以上案件169件,增幅19.9%;相應挽回案件資金損失16.4億元,增幅24%。
近3年,審計署對銀行業的審計并沒有像前幾年那樣,每次公布審計結果均刮起“審計風暴”,上述審計官員表示:“這并不意味著審計署審計標準降低了或者審計不嚴,相反,我們的審計工作是越來越縝密,那為什么審計出來的問題反而少了呢?這主要是得益于商業銀行管理規范了,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股改上市后,管理和風險控制得以強化,這也標志著國有商業銀行股改上市是成功的。”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審計署歷年對國有商業銀行都要進行審計,起初發現的問題比較多,但是最近幾年逐年減少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審計署的檢查對銀行規范經營和樹立合規意識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更為重要的是,自2003年以來,國有商業銀行進行了股份制改造,特別是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中有四家在香港和內地上市后,公司治理結構得到改善,引進的海外戰略投資者對國有商業銀行幫助很大,風險控制能力得到加強,效果最為明顯的是建行。
清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宋逢明教授認為,國有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避免了在中國爆發金融危機,也減少了大案發生概率。2003年,國內外頂級金融專家紛紛發出警告,稱中國要爆發金融危機。不僅如此,當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諸多專家也紛紛指出當時的中國有爆發金融危機的預兆。
國際專家們判斷的主要理由是相同的,中國銀行業的壞賬比例非常高,隱含著非常嚴重的流動性危機。
正是由于國有商業銀行進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為公眾公司,不僅使其系統性風險得以化解,而且,大案要案發案概率明顯降低。
金融審計新要求
7月11日,審計署發布了《審計署2008至2012年審計工作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對于金融審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今年的金融審計依然是按“慣例”進行的。
對于金融審計的總體要求是,以維護安全、防范風險、促進發展為目標,服務國家宏觀政策,推動金融改革,維護金融穩定,完善金融監管,推動建立高效安全的現代金融體系。
《規劃》要求,加強對國有及國有資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導地位的金融機構的審計,重點揭露經營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及大案要案線索,揭示影響金融業健康發展的突出風險,從政策上、制度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議,促進規范管理,提高競爭能力。根據以往經驗,審計署每次對金融機構審計后,均會發現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及大案要案線索。
實現對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的經常性審計,緊緊圍繞國家宏觀政策及經濟運行中的熱點問題,充分發揮在國家金融監督體系中的綜合性優勢。
《規劃》要求改進金融審計組織方式和審計方法,以總行(總公司)審計為龍頭,切實增強集中分析金融機構電子數據的能力,提高審計質量和水平。
由于《規劃》的頒布是在對建行、工行和中信審計的尾聲,今年對金融的審計依然是按往年的慣例執行,審計署審計人員表示:“今后對金融部門進行審計,將嚴格按照《規劃》要求操作。”
(華夏時報 賀江兵 2008-7-19 )
(ck)
時間:2009-03-27 責任編輯:huayaming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3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實驗班 |
班次特色 |
90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