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在總結多年來我國會計改革成果的基礎之上,在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各位委員和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財政部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體系,這套準則體系立足國情,實現了與國際準則的實質性趨同,適應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需要,是我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順應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潮流、促進企業和會計行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舉措。
準則發布提升了中國會計的國際地位,順應了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經濟全球化的客觀需求
一、中國會計的國際形象明顯改善,地位大幅提高
中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發布后,在國際會計界引起較大反響,總的來看,好評如潮,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為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得了不少分。比如,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在許多場合多次高度評價中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成就,認為這不僅給世界上許多國家樹立了典范,而且也為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探索趨同之路、制定高質量的和全球公認的會計準則提供了寶貴經驗。日前,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又正式立項,準備根據中國關聯方披露準則中的特別規定修訂國際準則,這一舉措凸顯了中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發布后在國際會計界的影響力。國際財經界最具影響的媒體之一――英國《金融時報》,連續發表多篇專論,積極評價中國會計準則及其影響;歐盟、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美國等也對中國會計準則體系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對中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立場及其策略紛紛表示贊賞和認同,認為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先進水平拉向了一個平臺。可以說,中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發布,提高了中國會計的國際地位,為促進改革開放、實施“走出去”戰略奠定了會計基礎。
二、切合中國實際和國情,得到我國會計理論與實務界的廣泛認同
國內會計理論和實務界對這次會計改革普遍給予充分肯定。認為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在國際趨同的同時,兼顧了中國的實際,實現了兩者的有機結合。一方面,建立了完整的財務會計概念體系,在會計目標、會計要素及其定義、資產負債表觀、公允價值計量等重大會計理論問題上實現了理論上的繼承與創新,理論界認為,中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吸收了當代財務會計理論的理論成果發展,在國際上已居于先進水平;另一方面,在關聯方披露、資產減值等準則中的有關規定,充分考慮了中國經濟發展進程和會計實務具體情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中國會計職業的發展,受到實務界的廣泛歡迎。
此外,香港會計界和香港聯交所也對中國會計準則在國際趨同上所取得的積極進展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此舉將有助于中國內地及香港的企業和兩地證券市場的長遠發展。
三、信息更加公開透明,為實施有效監管提供了統一的標準
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對企業的財務報告和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有關會計信息將更加規范和公開透明,從而為審計署、稅務總局、國資委、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等部門實施監管工作提供更加有效、一致的標準。各監管或者管理部門認為,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發布實施,有助于進一步規范監管標準,提高監管效率,有利于促進國有企業、金融機構等加強管理和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扎扎實實,穩步推進,做好準則實施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我們充分認識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貫徹實施比發布更具艱巨性、復雜性,為此,我們加強協調,周密部署,就準則實施前的各個環節、各項工作制定了詳細、具體的實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廣泛動員,多管齊下,狠抓落實,以確保新舊準則體系之間的平穩過渡。
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聽取各界意見,制定會計準則應用指南
企業會計準則發布后,針對各方面的意見,我們集中力量,加緊起草會計準則應用指南,對會計準則中的重點難點進行了解釋和細化。期間,我們還有選擇地組織了一部分企業骨干,包括四大國際會計公司、著名上市公司和大型國企的會計專家以及證券監管系統的工作人員,舉辦了3次準則指南內部研修活動。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準則指南征求意見稿,于7月底公開發布廣泛征求意見。根據各方面意見,財政部會計司對指南作了多次修改,有關重要修改情況還將進一步聽取委員們的意見。此外,會計司準則起草人員還正在撰寫企業會計準則講解材料,旨在對會計準則進行全面、系統和深入淺出的詮釋,以更好地指導準則的應用與操作。
二、有計劃有步驟開展大規模準則培訓工作
為了避免因層層培訓、層層轉述造成對準則理解的偏差,財政部采取了“一竿子到底”的辦法,對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所有境內外上市公司及具有證券期貨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等,由財政部負責直接培訓。自8月初開始,用不到2個月的時間,分別對境內外每一家上市公司、具有證券期貨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各級財政部門和有關監管部門、會計學術界等進行集中、系統、規模培訓,培訓人數達到5000多人。目前,大規模集中培訓已告一段落,培訓內容也已制成光盤,即將發行全國。從培訓情況看,由于準備充分,教學相長,師生互動,反映熱烈,效果很好,達到了預期效果。
三、精心組織模擬測試,確保準則實施平穩過渡
為了避免新準則實施前后出現較大波動,準確把握實施新準則對企業損益、對財稅工作的影響,確保新舊準則順利銜接、平穩過渡,我們組織了有關院校數百人的專家隊伍以及各省財政部門會計管理干部、上市公司等,以2005年年報數據為基礎,按照新準則體系的要求,對上市公司進行了模擬運行和數據測算,基本掌握了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實施后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影響趨勢和主要項目,做到心中有數,以便采取相關措施。我們還將積極配合證監會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的模擬報表編制工作。
深入研討,集思廣益,修改完善準則應用指南
完善準則應用指南,是當務之急。目前社會各方面都迫切希望財政部盡快發布準則指南。指南征求意見稿自7月底發布以來已有兩個多月,共收到了116份意見,其中來自部門的意見14份,來自地方會計管理部門的意見17份,來自企業和會計事務所的意見31份,其他方面的意見54份。對于這些意見,我們高度重視,進行了歸納整理,并逐條逐句深入研究,充分吸收了所有合理、可取的意見,對指南征求意見稿進行了修改和完善。修改完善后的指南草案,將再次征求準則委員會各位委員和社會公眾的意見,然后根據征求意見情況修改定稿,爭取盡快發布。
總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建設是我國會計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機組成部分。在財政部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在準則委員會各位委員和有關部門多年來的關心支持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建設工作已經初戰告捷。目前距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正式實施還有2個多月的時間,財政部下一步將繼續加強與審計署、稅務總局、證監會等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健全有關配套規章和措施,做好準則實施前后的監管工作,扎扎實實貫徹落實好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努力實現新舊準則的平穩過渡、順利銜接,為完善我國市場經濟建設作出貢獻! (中國財經報 200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