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名不速之客降臨上海市房地局。他們不僅現場查看了幾個建設項目施工現場,抽調了部分資料,還專門檢查了上海市房地局的土地清查、執法監察、信息公開等工作。
他們均來自國土資源部。其中兩個人格外引人注意,一個是國家土地總督察辦公室主任馬毅,一個是國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局長張乃貴。
12月22日,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一位處長向本報記者透露,9個國家土地督察地方局組成人員已經基本敲定,全國范圍內的土地督察已經陸續開拔,“邊籌備,邊督察”。
12月21日-22日舉行的國土資源部廳局長會議也傳出消息,土地督察機構組建完成后,首要的工作任務就是重點督察省級和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落實情況。同時,當日會議也公布了國土部明年土地管理與調控的重點方向,尤其是一些剛性指標被特別強調。
土地督察機構基本組建完畢
自今年7月份國務院正式批準建立國家土地督察制度以來,相關組建工作就隨即緊鑼密鼓地展開。
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土地督察機構的整體框架是:設土地總督察1名;兼職副總督察1名;專職副總督察(副部長級)1名;地方局9個。此外,國務院還在國土資源部內設立了國家土地總督察辦公室,級別為正局級。
目前,框架中的主要領導已經陸續到位:總督察由國土資源部部長孫文盛擔任;兼職副總督察為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李元;專職副總督察由原國土資源部政策法規司司長甘藏春擔任。
國家土地總督察辦公室的主要領導也已經確定。其中,辦公室主任由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副主任馬毅擔任。這次來上海督察土地清理情況,由馬毅帶隊。
9個地方局主要領導也已基本確定下來。前幾天,國土資源部正式任命原國土資源部地籍司司長樊志全為北京局局長;原國土資源部直屬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張乃貴為上海局局長。
本報記者獲得的最新消息是,濟南、沈陽、南京、廣州、武漢、成都、西安等7個地方局也正在緊張籌備當中。
除濟南局籌備組組長由國土資源部的直屬單位――吉林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李永杰擔任外,其余6個地方局的籌備組組長均來自國土資源部。他們分別是:崔巖(國土資源部科技司副司長)、劉天增(耕地保護司副司長)、束偉星(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常嘉興(執法監察局副局長)、董祚繼(規劃司副司長)、侯海生(國土資源部咨詢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副司級)。
“他們的業務能力都非常強。”國土資源部一位副司長告訴本報記者。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為正局級,代表國家土地總督察履行監督檢查職責。
擺在各地督察局面前的任務,無疑是相當嚴峻
盡管今年國土資源部門對違法用地繼續保持高壓態勢,部省兩級直接立案公開查處的力度也明顯加大,李元在上述會議上公布了最新的消息:今年1-11月,全國立案7.74萬件,同比增加13.6%,涉案面積89.4萬畝,同比增加78.2%,收繳土地15萬多畝。
“這從側面說明當下違法用地的嚴重程度。”國土資源部一位副司長表示。
而各種各樣的土地違法違規行為,也將使得土地督察官員們頗感棘手。
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安家盛說,目前北京市郊區違規占用農民耕地,搞工業建設和房地產開發的違規問題比較嚴重。
河北國土資源部門代表人士則認為,目前土地執法手段有限,拆除違規建筑工作往往需要動用公安、城管等部門的聯合執法力量。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農村宅基地違規擴張規模驚人,占用農耕地現象也很嚴重,需要更加重視。”一位參會人士這樣告訴記者。
鑒于目前地方上違法用地的多樣性,李元表示,新成立的土地督察局在各地督察時不僅看賬,看報表,更要到實地去查勘。
土地調控六大重點
在此次會議上,國土資源部明確了2007年土地管理和調控政策的六大重點,具體包括:
1.嚴格落實土地管理和耕地保護責任制;2.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3.更加注重發揮經濟手段的作用;4.嚴格控制低價出讓工業用地;5.繼續嚴格土地審批和供應管理;6.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收益。
“明年的土地政策一個是控制總量,一個是調整土地供應結構。”國土資源部有關人士解析。
但一位參會代表告訴記者,目前國土資源部給的整體用地量不大,有的地方政府現在就已用完了“十一五”規劃用地的全部面積。
李元在會上表示,對于已突破2010年用地規劃的地方政府,在新一輪土地規劃修編實施前,依法申請用地在年度計劃控制范圍內只能“一事一辦”,采取合理分配使用計劃、規劃局部調整等辦法解決。
在供地模式改革上,明年全國用地工作要推行“集約節約”,國土資源部將出臺有關政策并制定具體指標衡量體系。
為控制新增建設用地擴張的沖動,國土資源部要求土地有償使用費要“反映土地稀缺原則,加大土地取得成本”。明年地方政府要按國土資源的實際使用面積,收取土地有償使用費,實際用地超出審批面積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將由財政部門抵扣。
在土地審批方面,明年新增城市用地規模總量控制、審查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方案,審核用地規模、區位和規劃,以及征地補償安置、補充耕地等落實情況,國土部報國務院批準后,由省級部門負責組織實施。
同時,嚴格控制低價出讓工業用地,全面控制工業用地“零地價”的現象。目前,國土資源部制定的全國統一的工業用地出讓最低標準中,現行的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是參照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6倍的標準制定的。
據悉,在22日上午針對本次會議上國土部工作報告進行的分組討論中,來自地方的國土部門代表紛紛提出,報告中的剛性指標太多,執行起來有一定的困難。
在當日下午會議行將結束時,李元再次強調,本次會議工作報告中的一些剛性指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土資源部黨組精神的集中體現,“政策的底線是剛性的,不容有任何突破”。
他總結的剛性指標包括,在土地總體規劃修編中,18億畝耕地的保有量;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本行政區內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執行情況負總責;對地方領導考核是用實際用地來考核而不是審批用地;全面落實工業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實行全國統一的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費提高一倍;還有關于土地出讓金的規定,以及治散治亂治本的工作目標等。
國土資源部部長孫文盛也強調指出,“在未來的工作中,新設立的土地督察局,可能將要求在每個季度就轄區內的土地督察情況匯總上報國務院。”(南方報業傳媒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 2006-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