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概念股遭遇會計“大烤”
在美中國概念股正在迎來“大烤”,而與之相關的中介機構也同時被推到風口浪尖。
一方面,截至6月1日,2個多月時間,已有18家中國上市公司因存在財務問題被納斯達克或紐約證券交易所停牌,4家企業被勒令退市。
另一方面,從2011年3月至今,僅僅3個月的時間,超過24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提交文件披露關于審計師辭聘或存在會計問題的信息。
自去年6月SEC對部分會計師事務所開展質詢之后,據SEC主席夏皮洛了解,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披露的問題主要涉及對現金與應收賬款的擔憂以及審計師在確認這些問題時所面臨的困境。
對此,有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在美上市企業沒有遵循美國監管要求是由于企業老板對 資本市場的知識儲備太少所致。
“很多企業老板埋頭于產品開發和生產,而對國外證券市場知之甚少。”但是,廈門高能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涂連東告訴記者,美國的監管規定其實很清楚,理解起來也不難,企業之所以“違規”,是因為遭到“綁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本土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在接受《中國會計報》記者采訪時放低聲音說,其實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財務顧問公司!柏攧疹檰柟究偸怯握f中國企業老板,稱上市后公司市值會成倍增長,個人一夜暴富,因為國外股票拋售政策寬松,很快就可以兌現。”而其中最致命的問題是,財務顧問公司忽悠這些企業老板可以把企業收入做大,有時甚至承諾可以做大10倍。
一般來說,財務顧問公司會采取流水線作業。首先拿到擬上市公司一定份額的股份,承諾將其做大后免費幫其補稅。為了籌集補稅資金,財務顧問公司通常會轉讓其已經持有的部分股份給其他對該公司感興趣的投資人,然后聯手美國小型會計師事務所、投行、分析師等它的長期合作伙伴共同把企業包裝上市,公司上市后在股價高點上拋售走人。
企業為了上市而進行財務包裝已經不是秘密。不過這其中的財務處理卻很微妙,如果公司出現財務窟窿,賬上就一定會留下痕跡,且必須通過未來盈利進行彌補。
與此同時,財務顧問公司對企業盈利也有要求,普通投資者對股價有要求,市場分析師又總是要把企業的關鍵財務指標通過曲線圖直觀反映出來,面對三方面的壓力,企業的財務窟窿只能越來越大!按騻比方說,一個小伙本來只能抗100斤,現在讓他挑1000斤,肯定越來越困難! 負責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發現問題后一旦不能接受,企業只能將其辭聘,而且“不能”披露。因為上市之前財務顧問公司通常把企業老板拋售股票的時間限制在自己之后,“企業老板不得不把企業做起來之后才可以走掉!鄙鲜龊匣锶藢Υ吮硎就。
整個過程下來,企業實際上是經受不住誘惑、一步步深陷到財務顧問公司制造的財務黑洞中而無力自拔的。對于被眾人質疑的企業上市動機問題,涂連東認為,其實大部分企業都希望融資后能夠有所作為,最后因為對過去報表粉飾太嚴重以至于很難在短期內彌補,結果走上了一條不歸路。而據了解,這些財務顧問公司很多都沒有取得從業資格證。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市場教訓不是一兩年可以積累的,早在多年前就曾有此類問題爆發,只是現在呈井噴之勢。業內人士認為,企業以后“走出去”應該會更加謹慎。
時間:2011-06-10 責任編輯:wuche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