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輪胎陸續遭到巴西、埃及、美國、阿根廷、印度等國發起的貿易保護調查,涉案產品從汽車斜紋輪胎等低附加值產品逐漸向工程胎等高附加值產品擴散。”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葛國榮說,這已導致我國輪胎企業出口量整體下降。
在浙江嘉興,緊固件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嘉興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副局長張軍(博客)說,近年來,嘉興緊固件先后遭遇加拿大緊固件“雙反”調查、歐盟不銹鋼緊固件反傾銷調查、美國鋼釘反傾銷調查等等,給相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帶來嚴重影響。
據商務部統計,2010年中國遭受“兩反一!闭{查66起,涉案金額71.4億美元!叭绻Q易摩擦僅僅在數量上增長,或許還容易應對,但令人警惕的是其在類型上的新變化。” 廣東深圳市世貿組織事務中心主任張金生說,過去貿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現在則日漸指向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并且正在向產業政策等體制層面轉移。
據商務部統計,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反補貼調查的最大目標國,全球70%以上的反補貼調查針對中國,地方政府的政策則成為調查要點。在WTO對我國的第三次貿易政策審議中,地方政策已經成為主要成員方質疑中國補貼政策的關注點。與此同時,技術性貿易壁壘和綠色壁壘持續升溫。2010年,深圳市由于遭受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直接損失額約為47.57億美元,出口新增成本約為57.17億美元,約54.9%的出口企業受到影響。更讓人擔憂的是,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原來只針對單一產品采取單一措施設置技術壁壘,現在已逐漸發展到針對大類產品采取系統性的綜合措施。
“碳標簽”就是一個典型案例。日前法國開始試行的“新環保法案”要求,市場上的產品將被強制性披露環境信息,須標示從原料、制造、儲運、廢棄到回收全過程及其包裝的碳含量,這意味著今后中國出口法國的鞋服箱包都必須貼上“碳標簽”。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國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業內專家認為,這必將導致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的企業增加生產成本,喪失競爭優勢。
企業心態在悄悄發生著變化
對貿易保護主義,我們要堅決抗爭。如果不應戰,就永遠沒有贏的機會
2006年,燕加隆公司發明了“一拍即合”地板鎖扣技術,打破了跨國公司的技術壟斷,由此被歐洲地板巨頭Unilin公司視為“眼中釘”!癠nilin對我們發起了馬拉松式的訴訟消耗戰,試圖以訴訟凍結貿易、帶來巨額訴訟負擔的方式,消耗我們公司的實力!睋摴径麻L何貽信回憶,2009年1月德國漢諾威地板展期間,Unilin公司利用德國法律的漏洞,申請漢堡法院對燕加隆公司發出緊急禁令,沒收了燕加隆公司的展品。
為保護核心專利,燕加隆堅持應訴。分別于2009年、2011年兩次勝訴。這標志著“一拍即合”鎖扣技術在國際重大知識產權中再次得到肯定!百Q易摩擦并不可怕,中國企業不可能永遠回避貿易摩擦,對貿易保護主義,我們要堅決抗爭!焙钨O信說:“有時候,即便國際官司打輸了,我們也能從中學到很多經驗,為今后的勝利做好準備。但如果不應戰,就永遠沒有贏的機會。”
應對貿易摩擦,“抱團”應戰最有效。與國際巨頭相比,中國的外貿企業大多屬于中小企業,實力較弱,單獨應訴難度很大。但如果能形成合力,效果就大大不一樣了。
浙江嘉興市緊固件進出口企業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2009年10月,美國商務部立案對我碳鋼緊固件進行“雙反”調查。調查期間,嘉興市對美出口涉案產品3848.5萬美元,涉及嘉興市125家緊固件企業。在多方努力下,本案最終以我方完勝結案,成為2006年美國對華開啟“雙反”調查以來23件案件中唯一一起以無損害初裁中止調查的案件。該協會負責人說,行業協會反應迅速,主動預警積極應對,是案件完勝的基礎;龍頭企業全力以赴,中小企業“抱團”應訴是關鍵;律師團隊高效運作,縝密部署、據理力爭是必要條件;進口商代表發動利益相關方游說抗辯,內外呼應是重要環節。
要更充分地運用世貿規則
世貿組織發達成員在“玩規則”,我們還處于學習階段,今后必須轉向充分運用規則
在應對貿易摩擦的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按照國外相關法律,燕加隆在官司勝利后無法獲得相應賠償。那么,能否在國內起訴獲得賠償呢?據燕加隆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法律目前還不能為中國企業提供這樣的保護。《反不正當競爭法》對發生在我國境外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不予管轄;《反壟斷法》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壟斷行為,對境內市場競爭產生排除、限制影響的,適用本法。但迄今還沒有成功實施的案例。
“Unilin能夠通過德國法院對燕加隆公司在中國的新聞宣傳進行打壓,美國法院能夠就AMD在全球市場的損失判決Intel賠償20多億美元,但我們的法律目前卻不能提供這樣的保護!焙钨O信說,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能重視這一問題,研究運用WTO相關規則,為中國企業保護自主知識產權、走向國際市場提供更全面、更有力的保障。
張金生說,與WTO發達成員相比,我們在規則運用方面還有很大差距。人家是在“玩規則”,我們還處于學習階段。現實中很多企業對WTO規則重視不夠。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微博)說:“深入參與WTO,就是要逐漸從掌握、熟悉規則,轉向充分運用世貿規則,這樣才能積極應對各種貿易壁壘和貿易摩擦!
一些涉案企業態度消極、患得患失導致進口國調查受理機構只根據其收集到的資料來確定傾銷幅度,從而做出不利于中國企業的裁決。此外,國內目前缺乏大量應訴反傾銷的專業人才,企業在應訴時耗時、耗力、耗財,非常不利于維護正當權益,這些問題亟待改變。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 | 29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碱}庫、押題密卷。 | 290 |
購買![]() |
2門全套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碱}庫、押題密卷。 | 580 |
購買![]() |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當前不過,下期免費 | 48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碱}庫+押題密卷+當前不過,下期免費 | 480 |
購買![]() |
2門全套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當年不過,下年免費。 | 960 |
購買![]() |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碱}庫+押題密卷+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100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碱}庫+押題密卷+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1000 |
購買![]() |
2門全套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碱}庫+押題密卷+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2000 |
購買![]() |
科目 | 版本和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碱}庫綜合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碱}庫綜合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2門綜合版 | ?碱}庫綜合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240 |
購買![]() |
科目 | 版本和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押題密卷,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24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押題密卷,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240 |
購買![]() |
2門實驗版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押題密卷,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480 |
購買![]() |
人民日報:應追究上市造假法律責任 不能止于行政處罰 (2011-12-01 10:05:52) |
人民日報:存準率下調給股市投資者帶來暖意 (2011-12-01 09:41:45) |
人民日報:"港人年收入17.8萬繳稅729港元"屬實 (2011-11-10 09:55:51) |
人民日報:中國稅負不高 減稅是主基調 (2011-11-07 09:18:19) |
人民日報:資源稅調整不增加百姓負擔 (2011-10-25 09:54:42) |
人民日報:現行統計將貿易順差嚴重夸大 (2011-10-21 10:39:40) |
人民日報:外匯儲備代表國民財富,并非老百姓的“血汗錢” (2011-10-17 11:14:14) |
人民日報再談中國稅負 稱財政支出2/3用于改善民生 (2011-09-30 07:31:33) |
人民日報:納稅人的錢沒花好致稅負痛感強 (2011-09-27 11:28:58) |
福布斯總編輯詳解“中國稅負痛苦第二” 回應人民日報質疑 (2011-09-20 09:0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