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黨組成員、紀檢組長賀邦靖在二○○七年會計監督工作總結交流會上表示,會計監督工作要――
“會計監督,拓展到財政監督,都要堅持‘三個貫穿于’的工作思想,要貫穿于財政中心工作的大局之中;貫穿于財政管理體制、機制、制度建設與改革的總體設計之中;貫穿于財政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即大局保障、源頭治理、過程監控,實現會計監督工作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是財政部黨組成員、紀檢組長賀邦靖12月6日在財政部2007年會計監督工作總結交流會上提出的要求。
賀邦靖指出,各級財政部門在會計監督工作中要認真學習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做到思路上充分體現,部署中有效落實,實踐中自覺堅持。要時刻服務和保障財政中心工作的大局,建立理論、戰略、戰術以及技巧與方法四個層次的立體架構,把財政監督和會計監督的工作系統化、全局化,提高認識問題的層次,擴大著眼問題的視野。做財政工作的同志們要遵循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提出的“融入管理”的要求,做到“有為、有位、有威”。要開動腦筋、活躍思想,力爭不僅成為實踐前線的行家里手,也要成為理論研究的行家里手。
賀邦靖表示,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會計監督工作已初步走上一條規范化、科學化和法制化的發展道路,機構設置合理、工作思路明確、監管規范高效的會計監督機制正在形成,為會計監督工作持續穩定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會計監督工作仍然面臨著深層次的矛盾和挑戰,與國務院領導的要求還有差距,與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還有差距,與社會公眾的期望還有差距。會計信息失真的形勢依然嚴峻,監管對象點多面廣與監管力量薄弱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會計監督工作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不平衡,整體推進不夠。
對于做好下一步的會計監督工作,賀邦靖提出了六點要求:
第一,高度重視,把會計監督作為系統建設財政監督機制的一個重要環節和內容。各地要圍繞財政中心工作,切實履行會計監督職責,做到認識上深化,工作上強化,鞏固和擴大會計監督的陣地。會計監督機制建設必須堅持統籌規劃,系統設計,系統完善。充分發揮市縣一級財政部門的作用,加強基層會計監督工作,形成“部、省、市、縣”四級聯動的會計監督體系,擴大會計監督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第二,全面監督,突出重點,進一步加大監督檢查力度。要以推動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檢查和規范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房地產、醫療、教育等重點行業;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推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改革為目標,加大對國有企業監督檢查力度;以配合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改革為目標,對部分重點外商投資企業進行檢查;以培育資本市場和維護公眾利益為目標,進一步強化對上市公司的監督檢查;以強化預算管理為目標,繼續開展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檢查;以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為目標,進一步加大對會計師事務所的檢查力度。
第三,依法監督,嚴肅處理,進一步強化依法行政意識。對檢查發現的重大違紀問題嚴肅處理,堅持處理事與處理人相結合,堅決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并將嚴重違法違紀案件向社會曝光。對于檢查發現的屬于其他部門職能范圍內的違法違規行為,必須按照法律規定及時移送有關部門進行處理,并確保件件有回音。要從加強管理的角度幫助被查單位進行整改,達到以檢查促管理、以檢查促預防、以檢查促改革的效果。
第四,科學監督,手段創新,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會計監督方式方法。加強對重點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的日常監管。實現從事后檢查向日常監管的轉變,增強檢查針對性。完善并充分利用注冊會計師行業監管信息系統,加快信息化檢查輔助軟件的開發進程,提高檢查手段科技含量。進一步加強會計監督制度建設,提高會計監督工作的規范化水平。重視干部的學習和培訓,提高隊伍素質。
第五,合作監督,綜合治理,進一步整合監管力量和資源。財政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與稅務、審計、證券監管、金融監管、國有資產監管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完善工作協調機制,逐步形成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綜合治理的良好局面。財政部門內部的財政監督機構、會計管理機構、法制機構以及注冊會計師協會等要進一步加強協同配合,在會計管理的不同環節和角度發揮各自作用。專員辦和地方財政部門應合理分工,密切協作,形成監管合力,共同規范會計秩序。
第六,長效監督,擴大影響,進一步提高檢查成果的利用。要改進和完善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形式和指標體系,加大公開曝光力度。加強會計監督理論研究和經驗總結,對典型案例進行系統整理和編撰。進一步加強調研力度,提升研究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推動有關部門共同研究改進和加強會計監督工作。
據介紹,2007年,財政部組織全國專員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會計信息質量和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初步統計,全國專員辦和地方財政部門共檢查企事業單位7699戶、會計師事務所657家,查出各類違規問題735億元,查補稅款9.4億元,檢查取得了較好成效。
(中國財經報 高鶴 2007-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