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為何不喜歡分紅
“我買股票只關心它今后能不能漲,至于分不分紅、分多少紅,基本上不考慮。相反,如果一只股票馬上就要面臨分紅,我反而會回避它。”談起目前市場上熱議的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北京股民陳進濤并不隱瞞他的真實想法。
股息率過低,是投資者對分紅不太在意的重要原因。統計顯示,2010年度我國股市整體股息水平為0.55%,滬深300(2557.311,0.00,0.00%)指數的股息率為1.06%。A股市場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只有11家公司的股息率超過一年期定期存款。“如果沖著那點分紅買股票,那還不如直接存銀行了,也不用冒那么大風險。”陳進濤說。
不在意分紅尚可理解,為什么還要回避即將分紅的股票?陳進濤舉了一只他今年買的股票作例子。年中,他持有的1萬股馬鋼股份(2.75,0.00,0.00%)分派股息,每10股派0.5元,但在除息日當天,這些分紅要從股價中扣除。也就是說,在除息日,股票市值少掉5000元,而拿到手的現金分紅卻只有4500元。一來一去,損失了500元。這500元,正是因為現金分紅繳了稅。
“如果是即將分紅的股票,就算買進后股價不漲不跌,也要出現虧損。在收紅利稅的情況下,分紅不僅不能帶給股民好處,反而會出現凈損失。與其如此,還不如買那些不分紅的股票呢。”
所謂紅利稅,并不是一個單獨的稅種,其本質上是個人所得稅。根據我國個人所得稅法,個人因持有中國的債券、股票、股權而從中國境內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需按一定比例繳納個人所得稅。
從現實情況看,在征收紅利稅的情況下,分紅事實上是把一部分股東權益轉化成了稅收。如果再考慮到二級市場的除權除息制度,在不分紅的情況下,投資者不需要納稅;分紅越多,投資者的凈損失也越大。這樣,投資者不喜歡分紅也就不難理解了。
減免紅利稅呼聲再起
近一個月來,隨著有關部門強化上市公司分紅政策的出臺,對于紅利稅的關注再度升溫。事實上,近年來關于紅利稅的討論一直在持續,在股市低迷時尤為強烈。
2005年6月,A股市場處于熊市最低點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的通知》,規定對個人投資者從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暫減為按50%計入個人應納稅所得額。自此,個人投資者從上市公司獲得的現金分紅實際按10%征稅。
2008年股市大幅下跌時,證監會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正和相關部門溝通取消紅利稅,一個稅種的設立和取消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廣泛達成共識后才能施行。
近年來,每年全國兩會上都有取消紅利稅的相關提案和建議。2010年,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主席助理朱從玖建議,免除個人投資者、基金收到現金分紅后繳納的所得稅,以消除上市公司現金分紅重復征稅及稅負不均的問題。今年兩會期間,來自證監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歐陽澤華也表示,紅利稅的設置,既有重復征稅的問題,也容易對個人投資者形成現金分紅不如高送轉的導向,與監管部門主張的價值投資理念不一致。
今年A股市場節節下挫,股市“重融資、輕投資”狀況令投資者頗為不滿。作為提高股市回報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人們對減免紅利稅的期望再度高漲。以2010年上市公司總計現金分紅5006億元計算,其中相當比例都是為個人投資者和基金所得。如果減免紅利稅,可以使投資者得到上百億元的“實惠”。
中國政法大學(微博)教授劉紀鵬(微博)表示,目前,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來源于公司的稅后利潤,稅后利潤顧名思義是繳納了所得稅之后的利潤,而個人投資者、基金在收到分紅后還需要再按1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造成重復征稅,長期以來上市公司分配的紅利很難等額到達投資者手中。降低或取消紅利稅有利于鼓勵上市公司分紅和引導個人投資者參與到長期投資中去。
此外,按目前相關法規,個人投資者、基金所獲得的上市公司股息紅利需要繳稅,而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不同投資者之間的稅負不均。
是否該減免仍存爭議
盡管市場期望很高,但也有專家認為,個人投資者的股息紅利所得征稅,是《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其設立和取消,必須經過相應的立法程序,有關部門只能提出應納稅額暫減、免征收政策。此外,法律規定的各類個人所得中,僅僅就股息紅利所得減免稅,從稅理上也存在障礙。
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微博)認為,工資薪金所得的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累進到45%,紅利稅本來20%,已經減了一半了,如果還要取消掉,就成了投資的紅利不征稅,勞動所得要交重稅,這也很不應該。紅利稅應當考慮到和其他稅收之間的平衡。
作為投資者,陳進濤也覺得,減免紅利稅,股民可以少繳稅,這是實實在在的好處,但如果認為這樣就能讓股民注重投資了,那也不現實。因為按目前的股息率,就算把紅利稅全免掉,所增加的收益率水平也是微乎其微。而且很多上市公司高管和個人“小非”持有股票多,買入成本低,分紅也相對多,減免紅利稅對他們“好處”更大。
專家認為,強化上市公司分紅,減免紅利稅,對于提高股市的整體回報率肯定有積極作用,但這不是A股市場的“癥結”所在。要讓A股真正具備投資價值,關鍵還是推進市場化改革,強化市場約束力,讓更多的優秀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平臺成長;同時從制度上化解“三高”發行等問題,讓投資者能買到“物有所值”的股票。
延伸閱讀
稅負問題關系百姓切身利益。本版從11月7日起,連續五期推出“關注咱們的稅負”系列報道,引起強烈反響。現摘登部分網友留言,傳遞大家對改革稅制,增收減負以及財政加大民生支出的期許。
――編 者
jkhenry:減輕百姓的稅負,根本出路在于精簡機構,壓縮財政開支,特別是各級政府的“三公”開支。
長寧白丁:雖然個人稅負近年逐漸降低,但亂罰款亂收費的增多,導致百姓實際負擔加重。數以萬億計的罰款收費提醒我們,改革任重道遠。
霜葉V:罰款的收入,還不知道有多少進入了單位的小金庫;有多少進入了私人的腰包。
言之有李:說實話,稅是減了,但與物價比確實可以忽略不計,關鍵是工資沒有給漲上去。
北京比思老港:我們小企業利潤率做到20%都是杯水車薪,還要交各種名堂的稅。窮愈窮,富愈富。
BOSS颶風:類似國外的高稅收,我們可以接受,但是高保障和稅費使用透明都做到了嗎?微軟(微博)、蘋果都是車庫企業發展而來,在目前中國經濟面臨轉型的同時,讓具有生機的小企業能像小草一般逐步成長,才是根本,而不是一味求大求規模,因此稅費應該更合理。
紫天玄:合理運用稅收優惠。慢慢來,不完善的制度終要被淘汰,稅法每年都在修訂,牽一發而動全身,要考慮的實在太多。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 | 29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 | 290 |
購買![]() |
2門全套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 | 580 |
購買![]() |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當前不過,下期免費 | 48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當前不過,下期免費 | 480 |
購買![]() |
2門全套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當年不過,下年免費。 | 960 |
購買![]() |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100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1000 |
購買![]() |
2門全套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2000 |
購買![]() |
科目 | 版本和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模考題庫綜合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模考題庫綜合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2門綜合版 | 模考題庫綜合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240 |
購買![]() |
科目 | 版本和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押題密卷,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24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押題密卷,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240 |
購買![]() |
2門實驗版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押題密卷,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480 |
購買![]() |
人民日報:存準率下調給股市投資者帶來暖意 (2011-12-01 09:41:45) |
證監會下發創業板分紅新規 新股發行節奏或放緩 (2011-11-25 10:09:19) |
專家建言取消紅利稅 鼓勵現金分紅 (2011-11-15 09:49:29) |
現金分紅新政需配套措施 紅利稅減免宜提上日程 (2011-11-10 10:07:38) |
證監會擬推出上市公司準強制分紅制度 (2011-11-10 09:50:10) |
中國大幅減持美國國債 投資者競相搶購 (2011-10-20 10:46:39) |
惠普股價跌5%創六年來新低 投資者質疑新CEO (2011-09-25 07:40:58) |
地方債利息免三年所得稅 專家稱鼓勵投資者購買 (2011-09-23 09:07:32) |
南方日報:上市公司不誠信成毒瘤 投資者維權難 (2011-09-06 14:38:02) |
融資融券業務門檻將取消 將大幅提升投資者參與度 (2011-08-22 10:2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