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占華:難忘的一天
9月17日,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周末。這天一大早,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總會計師蔣占華驅車趕到離家幾十里之外的順義天竺,此行只為了一個目的―― ―做一天北京國家會計學院的學員。
和蔣占華一樣,從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來的,還包括36位來自中央國家機關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的司局級領導和44位中央企業總會計師(財務總監)。總計80多名高層次會計人才參加了此次由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下稱“國管局”)舉辦的“中央國家機關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司局級領導研修班和中央企業總會計(財務總監)研修班”。
一場“定制化”培訓
是什么讓這些平日里異常忙 碌的會計金字塔尖的高端人才停下腳步、走進課堂?據國管局副局長尚曉汀介紹,基于此次培訓的學員已經具備較完善的專業知識結構和豐富的實務經驗,他們將此次培訓定位于“高起點、高水準”的課程設置,同時采用案例教學的模式,讓學員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在出席開班儀式時,財政部會計司司長楊敏表示,參與此次培訓的學員有將近一半也是會計領軍人才,他們在近幾年的輪訓中,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學習態度發生了很大轉變。
此次培訓采取小班形式,按照學員的不同類型,將學員分為兩個班: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司局級領導研修班和中央企業總會計(財務總監)研修班。前者包括來自國務院辦公廳、外交部等中央國家機關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的司局級領導,后者包括來 自大唐電信、中國黃金集團等中央企業的總會計師(財務總監)。
在培訓模式上則采用“必修課+選修課”方式,必修課為2天集中培訓,采取講座與討論相結合的形式;選修課安排主題沙龍和移動課堂活動,專題涉及金融、國學、藝術等方面內容。
國管局試圖通過培訓、主題沙龍、移動課堂等方式,增強學員之間的交流互動,從而發揮高端會計人才的行業帶頭作用及影響力。
作為此次培訓承辦單位的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在很多細微環節的設置方面也獨具匠心。比如,在座位的設置方面,來自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兩位財務負責人被安排在一起,目的是為了方便同行之間的交流溝通。
考慮到學員平時的工作比較忙碌,學員可根據個人時間及興趣參加兩次以上的選修和一次必修,即可視為完成國家要求的年度后續教育培訓。
2011年度選修課的移動課堂計劃分別為參觀中石油結算中心和北京市產權交易所。
一堂“國際化”大課
大學之大,不在大樓,而在大師。
作為中國會計學界的頂級學府,北京國家會計學院為做好此次培訓,特意邀請了財政部副部長王軍、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夏先德以及國資委監事會主任鄭博奎三位特別的講師。
上午開班儀式后,夏先德就“我國公共預算改革”主題為行政事業班進行授課,鄭博奎就“國有企業運行模式”主題為企業班進行授課,之后是分組討論相關話題。
下午2點30分,王軍開始了主題為“當前經濟走勢與財政政策問題”的課程主題,他的精彩解析令原本昏昏欲睡的午后變成了一堂醍醐灌頂的思想盛宴。
“世界變化太快,我們跟得太慢!”王軍分別從世界經濟走勢“怎么樣”、世界經濟走勢“怎么看”、中國經濟“怎么辦”3個層面深度分析了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并且在互動環節就4位學員的5個問題進行了解答。
在講課環節,學員們都在認真聆聽,一位來自某高速公路企業的總會計師還做了詳盡的筆記;在互動環節,學員們爭相提問,異常活躍的課堂氣氛很難讓人想象得到下面坐著的學員是一幫身居要職的中年人。
一天的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很多學員都感到意猶未盡。課后大家互換名片,合影留念,帶著收獲與不舍的心情離開了北京國家會計學院。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院長高一斌在出席開班儀式時表示,培訓班是一個雙向學習的環境,學習的資源不僅來自教師和講義,還來自學員的思考以及由此產生的與其他學員的討論,希望學員結合工作實際,深入思考,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國管局財務管理司司長趙峰濤表示,他們將不斷創新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方式和手段,爭取打造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品牌。
時間:2011-09-26 責任編輯:wuche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