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近期召集了主要中資銀行的高管,敦促他們停止所有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至此,中國央行對比特幣業已強硬的立場又有了進一步強化。
據銀行業管理人士稱,中國央行向這些銀行發出警告稱,銀行必須設立特別團隊來監管可能進行比特幣相關交易的帳戶。央行還警告稱,不遵守收緊后的限制規定的銀行將受到公開批評。
中國央行最初對比特幣采取的是較為中性的立場,但由于擔心這一虛擬貨幣或被用于規避資本管制或妨礙反洗錢規定的實施,該行自去年年底開始改變了立場。中國央行最近還將比特幣稱為一種“投機工具”。
與常規貨幣不同,比特幣產生于電腦,而且沒有任何央行或政府為其提供支撐。
中國起初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市場,中國的需求曾推動全球比特幣價格大幅上漲。在去年12月4日,比特幣的價格曾一度觸及1,147.25美元,而中國就在當日發布了首份限制比特幣業務的聲明。據跟蹤全球比特幣消息和價格的Coindesk的網站顯示,周三后市比特幣價格報427.29美元。
中國央行官員在4月24日的會議上對包括五大國有銀行在內的很多銀行未能嚴格遵守央行對比特幣更嚴厲的監管規定提出了警告。銀行業消息人士援引央行官員的話稱,此前五大國有銀行不顧央行警告,都在繼續為與比特幣相關的新賬戶開戶。
資產規模在中資銀行中居于首位的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1398.HK, 簡稱:工商銀行)未予置評。另外四家大型銀行沒有立即回復記者的置評請求。這四家銀行分別是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 0939.HK, 簡稱: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td., 601288.SH, 簡稱:農業銀行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td., 601988.SH, 簡稱: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ommunications Co., 601328.SH, 簡稱:交通銀行)。中國央行沒有立即置評。
中國央行在去年12月4日向商業銀行發出的通知中稱,國內金融機構不得從事比特幣相關的結算或支付業務。央行還禁止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進行比特幣相關投資,并要求保險公司不要為比特幣承保。
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上個月報道,中國央行已要求商業銀行和支付公司在4月15日之前關閉比特幣交易賬戶。
中國央行在4月份與商業銀行高管召開的會議上表示,比特幣交易依然相當活躍,銀行必須充分認識到該業務的相關風險。
央行官員表示,商業銀行還應在5月10日之前發布公告,通知客戶禁止使用本行賬戶進行比特幣交易。
一位知情的銀行管理人士稱:在央行發出最新指示后,我們正在檢查疑似與比特幣業務存在關聯的賬戶。
中國銀行、招商銀行(China Merchants Bank)上月已宣布,禁止機構和個人使用本行賬戶從事比特幣交易。農業銀行周三在其網站上也發布了類似的公告。以資產規模衡量,中國銀行和招商銀行分別是國內第四大和第六大銀行。
與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相比,比特幣在中國受到了更多的監管審查。在中國,比特幣交易幾乎是投機性的,幾乎沒有任何渠道可供中國投資者用比特幣購買商品和服務。
上個月,中國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之一比特幣中國(BTC China)在上海設置了中國首臺比特幣ATM機,并推出了一款供個人買賣比特幣的手機軟件。但這臺ATM機卻沒有與中國的任何一家銀行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