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靈認為,由于受到我國市場環境、法律環境和制度環境的制約,新會計準則的實施也給我們帶來了一系列挑戰,如公允價值的獲取和使用存在難度、減值準備缺乏客觀的計提依據、金融機構內部缺乏技術、組織機構和人員支撐、會計標準與金融監管標準和稅收法律法規的差異如何協調、會計師事務所職業水平有待提高等。
會議聽取了中國金融會計學會第三屆理事會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了中國金融會計學會第四屆理事會,討論通過了修改后的《中國金融會計學會章程》以及《關于設立專家委員會的決議》。
吳曉靈在專題報告中強調,要進一步繁榮發展和創新金融會計理論,加強學術交流合作,促進研究成果轉化。吳曉靈指出,我國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化,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日益加速,迫切要求我們進一步繁榮發展和創新金融會計理論。中國金融會計學會要充分發揮專業學術團體的優勢,切實承擔繁榮發展金融會計理論的歷史重任,努力打造學術交流合作、促進研究成果轉化的廣闊平臺,并通過辦好《金融會計》雜志,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陣地。
吳曉靈進一步表示,新準則的實施給我們帶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為應對會計標準國際化和新準則的實施,金融企業要提升自身價值創造能力,努力構建價值創造型管理會計體系,利用管理會計手段,加強內部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改造,完善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細化財務管理模式,提高產品定價能力,并為宏觀調控提供信息支持;同時金融監管部門、會計準則制定部門、稅務部門和金融企業之間要加強溝通協調,實現監管標準和會計標準良性互動、稅收法規和會計標準的協調發展。
吳曉靈強調,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挑戰,金融會計人才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她要求,金融會計人員要自覺提高職業道德素質,做到守法、守則、守規、守信、守約,共同努力推進金融會計領域的誠信建設。
據悉,中國金融會計學會成立于1992年8月,是在中國人民銀行領導下,由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金融業會計部門和金融會計專業人士自愿組成的全國性金融會計專業社會團體。學會自成立以來,本著推動金融會計理論研究、服務金融會計改革與實踐的宗旨,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在促進金融會計學術研究、推動金融會計制度改革、提升金融會計人員素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了金融業和會計界的廣泛認可。目前,學會已擁有會員單位88家。(證券時報 賈壯 中國金融網 木青 2006-6-26)
(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