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會計證《財經法規》第一章第三節會計核算考點(十九)
吉林會計證《財經法規》第一章第三節會計核算考點(十九)
十、會計檔案管理
《會計法》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都對會計檔案管理作出了原則性規定。財政部、國家檔案局于l998年8月發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對會計檔案管理有關內容作出了具體規定。
(一)會計檔案的范圍和種類
會計檔案,是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等會計核算專業資料。各單位的預算、計劃、制度等文件材料屬于文書檔案,不屬于會計檔案。
會計檔案一般分為:
(1)會計憑證類: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匯總憑證等;
(2)會計賬簿類:包括總賬、日記賬、明細賬、固定資產卡片賬、輔助賬等;
(3)財務會計報告類分析材料等: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財務報告及相關文字;
(4)其他類:包括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對賬單,會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等。
(二)會計檔案的歸檔和移交
1.各單位每年形成的會計檔案,應由單位會計部門按照歸檔要求負責整理立卷或裝訂。
2.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后,可暫由本單位會計部門保管一年。期滿之后,原則上應由財務會計部門編造清冊,移交本單位的檔案部門保管;未設立檔案部門的,應當在財務會計部門內部指定專人保管。但不得由單位出納人員擔任。
3.入檔后的單位會計檔案不得隨意拆封。個別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應當會同會計部門和原經辦人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責任。
4.會計檔案原件原則上不得借出,以確保單位檔案的安全和完整,防止丟失。遇有特殊需要,如與單位經濟業務相關,需要查閱與其業務相關的會計憑證,或公檢法等監察部門需要查詢與案件有關的會計資料等,經本單位負責人批準,在不拆散原卷冊的前提下,可以提供查閱或者復制件,但必須辦理登記手續,登記查閱人或復制人姓名、單位、查閱或復制檔案的卷號和內容等,并由提供人員和收取人員簽章。
(三)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
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和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分為3年、5年、l0年、l5年和25年五種。《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是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