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注協對會計師事務所監管持續加碼
6月18日,證監會在京召開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培訓會,證監會副主席姚剛要求券商7月底做好IPO準備。消息傳出,已過會公司聞風而動,摩拳擦掌。據了解,IPO開閘規定條件已形成,只待確切時間點,各家券商也已積極備戰。
就在業內對IPO開閘時間表進行預測之際,近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中注協)發起對安永華明等8家具有證券期貨資格會計師事務所實施執業質量現場檢查。業內普遍認為,IPO的順利開閘,要求監管層加強對以會計師事務所為代表的中介機構的監督,使其承擔起“經濟警察”的責任。
財務審核逼退268家企業仍有666家在審
持續半年之久的IPO財務自查5月末正式收官。根據證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企業主動提交終止審查申請的有268家企業,其中主板37家、中小板97家、創業板134家。本報記者注意到,撤回的企業中不乏有知名度較高的企業,如京客隆、大連銀行、中海信托、神州電腦等。
一位投行人士表示,“財務核查除了使大量已申報材料的IPO企業撤出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擬申報企業推遲申報。若無此次核查,在審家數應會超過1000家,可以看出,財務核查對去堰塞湖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而根據證監會發布的最新數據,截止6月20日,共有666家在審IPO企業,其中83家已過會,已預披露41家,處于反饋意見回復階段345家,處于初審中的有197家。其中創業板過會企業數量過半,占公司總數的52%;而以預計融資額558億元人民幣計算,滬市主板名列榜首,達到62%。
從終止審查的企業數據可以看出,創業板的終止數量最大。安永大中華區高增長市場主管合伙人何兆烽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因為創業板是有業績增長要求的,哪怕只下滑了1%也得撤回材料,所以創業板的撤回率很高。由于2012年總體經濟環境不好,有些企業達不到業績增長要求,只好選擇撤回上市申請。而主板和中小板沒有這樣的硬性規定。企業撤回上市申請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企業之前申報的相關材料有問題,不排除這樣的原因。
IPO重啟條件成熟年底之前將實現
6月21日,《征求意見稿》正式結束對外征求意見。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6月21日上午,證監會共收到回復意見包括信件6封、傳真15封、電子郵件2429封。證監會表示將認真梳理、研究各方意見,積極吸收合理化建議,此基礎上對征求意見稿進行修訂,適時正式對外發布實施。證監會還表示,將抓緊做好《證券發行與承銷辦法》、信息披露規定等配套文件的修訂工作,保證平穩銜接。
2012年11月初浙江世寶上市之后,A股市場IPO陷入停滯,但官方沒有披露過為何暫停IPO。中國證券市場此前有過8次IPO暫停,其中最近幾次都在暫停IPO期間出臺了新股發行改革的方案。
據了解,此次IPO開閘需要滿足的條件主要包括三個:一是《中國證監會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正式發布實施;二是相關配套規則發布,使各市場主體開展工作有規可循;三是發行人已過會,上市文件符合新規要求,且已完成會后事項。
對于哪些企業會最先IPO,證監會發行部主任劉春旭近日表示,IPO重啟會在已經過會的企業中優先選擇,但要滿足7個條件,具體包括財務資料在有效期內;履行完會后事項程序;落實新意見中對發行人、股東等的要求;無未辦結信訪事項;納入財務專項核查的企業完成反饋答復;不涉及被處罰調查中保薦機構;財務資料雖然有效但已經過完整財務周期的需補充說明、披露。
此前,市場曾普遍預計,市場預計IPO重啟窗口會在7月底或者8月初。6月2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IPO開閘時間的傳聞并不屬實。
何兆烽認為,盡管證監會澄清7月重啟IPO不實,但是從監管層內外活動來看,要求企業提交材料的活動并沒有停止,年底之前A股IPO肯定會重啟。同時,他還預估下半年能夠通過審批上市的企業估計能達到最高58家,按此預計融資額將達到300億元人民幣。
中注協對會計師事務所監管持續加碼
近年來,IPO財務造假案件時有發生,市場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質量與水平越來越關注。IPO順利開閘既需企業做好準備,也要厘清以會計師事務所為代表的中介機構的責任問題。
《征求意見稿》就明確指出,進一步加大對發行人信息披露責任和中介機構保薦、承銷執業行為的監督執法和自律監管力度。建立和完善中國證監會保薦信用監管系統、證券業協會從業人員自律管理系統與交易所信息披露系統之間的信息共享和互通互聯,方便社會公眾參與監督,強化外部聲譽和誠信機制的約束功能。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相關中介機構未能勤勉盡責的,依法嚴懲。
從理論上說,隨著第二批抽查公司名單的公布,本輪史上最嚴厲的IPO財務核查已接近尾聲,然而,對于頂風作案的違規中介機構來說,噩夢才剛剛開始。
6月18日,中注協派出8個檢查組,同時對安永華明、中匯、中興財光華、中天運、上海眾華滬銀、江蘇蘇亞金誠、北京中證天通、廣東正中珠江等8家具有證券期貨行業審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實施現場檢查。此前,綠大地、勝景山河、新大地、萬福生科等公司先后爆出財務問題,相關會計師事務所也被嚴查。這是繼平安證券、國信證券等投行被監管層重拳出擊之后,針對在IPO發行過程中承擔財務審計工作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新一輪監察風暴。
據了解,中注協此次組建了8個現場檢查組,每個組負責1家會計師事務所(包括總所和分所)。據悉,每個檢查組包括組長1人,副組長2人,檢查骨干7至9人。
據相關業內專家介紹,目前,在國內IPO項目上,發行人高管、券商和審計機構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企業一旦成功上市都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收益。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達到上市的條件以及上市以后發行人業績實現預期的增長,一般會計師都要對發行人進行大量的會計調整。然而,在證監會進行在審企業專項核查的情況下,審計環境出現了巨大的變化,風險急劇上升,此前在原先審計環境預期下的審計項目出現問題并不意外。
安永華北地區審計服務主管合伙人張明益向本報記者表示,《征求意見稿》及中注協加強對事務所的監管對注會行業以及安永華明都是利好消息,安永華明屬于國際化大所,理應更加嚴格地遵守注會行業的各項監管規定,而且在合規方面安永華明相比一些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也更有優勢。對注會行業來說,嚴格審查能夠更加促進行業的執業規范。
“另外,中注協發起的對事務所的現場檢查,每隔三年就會實行一次,今年正好輪到了安永華明,國內其他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也會輪到,而不是由于安永華明在執業上出了什么問題。”張明益說。
本報記者注意到,此次被中注協選中的8家證券所中,不乏“有劣跡”者。在證監會2012年的證券所檢查中,上海眾華滬銀去年參與審計的IPO公司中,過會率僅50%;北京中證天通在4月底被中注協約談違規低價競標等問題……
不過,業內普遍反應,盡管中注協的檢查聲勢浩大,但對發現問題的會計師事務所處罰力度有限,IPO開閘在即,應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的有效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