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核查首先要確保真實性
證監會財務大檢查接近尾聲,這時候可以看有多少公司造假。
據報道,在6月18日召開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培訓會上,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在開篇講話中講道:“這次財務大檢查,涉及近900家企業,其中終止審核269家,抽簽抽中30家企業,抽中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這足以說明目前信息披露的質量令人擔憂,造假絕對不是個案。”30家被抽中的企業都或多或少存在的問題,沒有被抽中的600多家公司呢?
造假嚴重的公司不在萬福生科、綠大地之下。某公司控制若干個人銀行賬號,利用公司自有資金在公司和個人銀行賬戶之間劃轉,虛增收入(農業企業較多),從而虛增利潤;偽造銀行憑證,有的竟高達1300多張,累計金額達14億元;在供應商和主要客戶的核查中發現,在不同底稿中的同一簽字人,簽字卻不同,甚至同一公司的公章都有所不同;用以確認收入的出庫單等原始憑證與賬戶不一致等。
姚剛先生說,不解決財務核查真實性問題,其他方面改革都不要談。這是句大實話,股票市場連真實的信息都不敢披露,連真話都不敢說,還奢談什么大牛市,什么準確定價。
股市如此低迷,擬上市公司有增無減,說明這些公司并不擔心自己的價值被低估。這只有兩種可能,或者這家公司本身爛到再低估都算高估的程度,或者公司高管希望通過上市達成其他戰略目標,如資產轉移、私有化等。考慮到擬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的準確性讓人害怕,上市定價過程就變成傳銷與欺詐的二合一過程。通過傳銷能賣多高賣多高,賣出一筆賺一筆,在一級市場上大家共同抬價,讓二級市場為自己買單。
如果是高效、誠信的公司準備上市,讓我們舉雙手歡迎,這些公司將為投資者創造價值,如果任憑市場低迷也要殺進股票市場,讓我們趕緊退出,這意味著市場的劣質化遠未到盡頭。
時間:2013-07-09 責任編輯:zgkspx1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