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會讓殼資源歸零
小盤股相比大盤股而言,價格相對更高、更容易受到市場資金追捧,這是中國證券市場長期以來存在的一個獨特現象。這一現象違背了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股票價格不是由上市公司帶給投資者的業績決定,而是很大程度由總股本多少來左右。
造成上述怪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證券市場在股票發行制度上設計的不合理。中國證券市場自成立以來,股票發行實質都是核準制。全中國無數公司能否上市發行股票、發行多少,都不是由市場決定,而是要由政府部門批準。這種制度的設置就導致了股票發行是受人為控制的,是需要批準的。這也導致能上市的公司比不能上市的公司有更多的優勢,比如融資能力、企業影響等優勢均不是非上市公司所能比擬的。上市公司這種身份上的“殼資源”也引發了總股本越少的公司市場溢價越高,越容易遭到市場資金的炒作。因為總股本越少的公司,被市場炒作需要的資金越少,被重組、被其他公司取代的“殼資源”成本也越小。
中國證監會上周末宣布重啟暫停一年的IPO,并表示逐步推進股票發行從核準制向注冊制過渡。股票發行注冊制按國際慣例看,就是取消管理部門在股票發行上的決定權,將這個權力交給市場,由市場投資者來決定這家公司能不能成功發行股票。本周,滬深股市以創業板為代表的小盤遭遇歷史上最大的暴跌,就是市場擔心殼資源價值在實行注冊制后將日益縮水的正常反應。中國股市一直以來存在的炒殼資源、炒績差股、賭重組的市場盈利模式未來將因為注冊制實施而被顛覆。未來當股票發行市場化,新股供給越來越多時,因人為審核而被炒作的殼資源價值將會越來越小,直至歸于零。
未來在炒作傳統的“殼資源”盈利模式因審核制取消而不再有效時,必然會改變目前市場長期以來形成的定價模式,不由業績主導,小盤股相對大盤股有更多的溢價這種有違市場規律的現象將會消失。
時間:2013-12-06 責任編輯:zgkspx1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