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賽康暫停引發的IPO思考
【導讀】原計劃周一開始申購的江蘇奧賽康,凌晨被暫停,成為此輪IPO開閘后的首例。尚無先例的暫緩發行背后,不管是奧賽康主動決定暫緩本次發行,還是被監管部門緊急叫停,無疑都反映了新股發行重啟后老問題沒有解決,新問題又冒了出來。
其一,存量發行帶來老股轉讓的新問題。根據奧賽康公司公布的計劃,IPO總共發行5546.60萬股,其中新股的數量為1186.25萬股,控股股東轉讓老股數量為4360.35萬股。老股發行是新股發行數量4倍,老股東借機套現達31億元之多。
其二,新“三高”發行依然高燒。奧賽康發行價72.99元,發行市盈率為67倍,這是目前已公布發行價格的8只新股中發行價格和市盈率最高的一只新股。公司擬募集資金不過8個億,大股東擬轉讓老股的套現金額竟高達31.83億元,遠超7.9億元的募集資金數額。
其三,上市目的還是貪婪“圈錢”。奧賽康2011年度的總資產為6.6億元。這意味著,若此次發行順利完成,大股東圈到的錢,等于把奧賽康賣了6次。如此赤裸裸的圈錢行為,堪稱瘋狂。
從1月2日IPO正式重啟、首只新股拉開路演起,至1月13日,8個交易日內上證綜指下跌了7日,累計跌幅5.03%,目前2000點關口面臨考驗。投資者抱怨新股發行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筆者認為,這次證監會對新股發行政策及時修正,效率之高值得稱道。繼上周五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公布加強發行承銷過程監管后,證監會12日晚緊急公布《關于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對新股發行監管做進一步補充。當晚,原定于今日發布定價公告的創業板新股迅速反應,匯金股份、東方網力、綠盟科技、恒華科技及中小板的慈銘體檢,宣布暫緩新股發行或推遲刊登發行公告,此前預計的發行時間表也將調整。
需要指出的是,今后證監會加碼新股監管,及時查漏補缺制度漏洞也許會成為常態。因為新股發行改革畢竟是20多年以來的“老大難”問題,我們對此要有足夠的耐心。
時間:2014-01-14 責任編輯:zgkspx1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