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公報土改信號積極 房產稅未被提及
三中全會公報土改信號積極 房產稅未被提及
土地制度改革信號積極
從公告全文看,有兩處直接牽涉到土地制度改革。一是“要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二是“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21世紀不動產集團市場發展中心總監桑豫峰認為,這意味著集體建設用地直接入市有望試點推開。
桑豫峰談到,“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這幾句統領全局的話,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為土地制度改革包括集體建設用地改革,指出了方向,作好了基礎鋪墊。集體建設用地改革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核心之一,相信將會穩步推進。具體的改革方案,有賴于中央的經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作出部署。
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也認為,這說明土地制度有重大變化,土地流轉加快推進,同地同權。
不過,中信[簡介最新動態]建投蘇雪晶稱,土地流轉是需要在未來5—10年不斷運作、慢慢改善,很難現在就明確預期,因為土地流轉的前提首先就是土地確權,“家底還沒摸清,怎么做?”
另有證券分析師表示,公報至少表明土地供應會變化,以前是管理需求,今后將加強供應,相信這已經包含在政策推進和改革中。
蘇雪晶就此認為,土地市場并不需要大規模供應,特別是那些沒有效果的土地。“有的房企在三四線大量土地儲備,并不一定是好事,估值反可能是降低的。”
“在一線城市核心區,即便加大土地供應,滿足供給仍然會很難;而在三四線城市,用土地流轉來沖擊市場,并不會給房地產行業帶來更大影響!碧K雪晶表示。
房產稅鏡中月水中花?
在公報里,業內普遍關注的房產稅改革并未被提及。21世紀不動產集團桑豫峰就此表示,這也不奇怪,全會決議是綱領性的,它提出要“完善稅收體制”,也暗含了要推進財稅制度改革,但具體改革方案也要由經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部署。
桑豫峰認為,有一點可以肯定,三中全會是深化改革的動員大會,包括房地產制度改革在內,經濟領域的改革將全面有序推開,對此我們應該抱有信心。
中信建投蘇雪晶則表達了不同的觀點:“房產稅爭論的焦點在于存量房空置問題,如果要全面征收,就必然需要人大立法,因此對房產稅的憂慮大可不必。”
如果房產稅目的是打壓房價,可能對房地產行業會造成偏負面的影響;如果只是完善稅收制度、完成地方稅收的一部分,那么即使未來征收廣泛的房產稅,對房地產市場也不會造成不良影響。
不過,蘇雪晶也認為,房產稅未來一定會征收,而且可能會取代土地出讓金等方式,但究竟多長時間我們無法判斷,“它甚至可能需要10年以上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