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嘉:“大學生村官”不應是當公務員的跳板
最近一些地方相繼公布,今后大學生“村官”等六類服務基層項目的人員可定向考錄公務員,不再享受筆試加分等優惠政策,原因之一是一些地方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錄加分日益泛濫,“你加我加等于大家都沒加”,并引起輿論的廣泛質疑。(9月6日《中國青年報》)
大學生村官總與公務員相提并論,就算考公務員,村官不再享受筆試加分等優惠政策,但“可定向考錄公務員”依然說明先去農村干幾年還是可以走上仕途的?芍^曲徑通幽,真想當上公務員的話,恐怕定向考錄比筆試加分更有把握些。比如某個公職崗位限定只招大學生村官,自然更有針對性,從更小范圍的考生來錄取,很可能上了控制線就能如愿以償地當上公務員,然而有的報考人數很多的熱門崗位,即便加10分也未必能入圍。
村官和公務員有些共通之處,帶著個“官”字多少從事行政管理工作,我國實行村民自治,村民通過所在村莊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治理,以期實現村莊社會的安定和秩序。我國《公務員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大學生村官在工作期限給予一定生活補貼,按照有關政策規定辦理社保,也算“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吧。村官和公務員最大的區別就在有無“行政編制”上。大學生經過“村官”的實踐也算積累了行政和基層的經驗,當公務員不過是獲取一個有“編制”的身份,這樣的要求無可厚非。事實上一些地方的大學生村官一經錄用就有了公務員編制。
然而,很多大學生村官就是沖著公務員來的,就不愿意扎根服務農村,這是癥結所在。在嚴峻的就業壓力下,大學生當村官競爭也十分激烈,而他們并非心甘情愿地為農民服務,而是沖著考公務員或研究生的優惠政策去的。兩年前一項關于“工作滿3年后你會如何選擇”的網絡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7月15日零時,有5284名網友投票,只有974人愿意繼續留在農村,而愿意考公務員進政府部門有3084人,占總數的58.77%。不得不承認很多大學生只是把“村官”當成“跳板”,只是作為個人發展的一個臺階。誰也不能強求大學生把村官當做終身職業,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大學生們,能當好村官嗎?
他們所服務的農村也會有個先入為主的判斷:反正這些年輕人也待不長,終究是外人。村委會也不愿意委以他們重任,絕大多數大學生村官無職無權,就是打打雜、跑跑腿,未必能得到真正的鍛煉,積累到真正的基層工作經驗。若連基層工作經驗的優勢都沒有,憑什么考錄公務員時要給予他們優惠政策呢?論能力虛度3年的大學生村官未必比別的考生更適合公職崗位。
相關文章
南京市今年將招錄352名公務員 (2011-02-28 17:43:55) |
江蘇省自明年起省級以上公務員將不招應屆生 (2011-02-18 11:11:38) |
我國將建立分級分類考錄公務員制度 (2011-02-17 11:35:30) |
我國預計將試點公務員社會保險制度 (2011-02-17 11:26:54) |
鎮江市國稅系統考錄公務員面試2月26日進行 (2011-02-15 11:01:58) |
無錫市黨政機關從基層公開選調公務員人選名單公示 (2011-02-11 10:29:27) |
今日起國家公務員考試可以查分 (2011-01-17 10:16:59) |
中央單位考錄公務員筆試分數線劃定 (2011-01-16 14:42:39) |
揚州市黨政機關從基層公開選調公務員面試成績公布 (2011-01-12 11:30:46) |
無錫市從基層公開選調公務員面試成績公告及有關通知 (2011-01-12 10:4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