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指導:概括總結的答題模式
概括總結的答題模式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只是一種參考性的答題思路,我們在具體實踐時,要根據材料的變化進行靈活運用。這里就“概括總結主要內容”、“概括總結主要問題”及“名詞解釋”這三種題型做一個詳細地講解,供應試者參考借鑒。
一、概括總結主要內容答題模式
在對歷年申論真題分析的基礎上,我們總結出概括主要內容的基本套路:
1.材料反映了……;
材料通過……反映了目前普遍存在的……
2.其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3.……的存在是有其原因的,包括……;
……的產生和發展并非無源之水,而是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的
4.這引起了黨中央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必須采取有效地措施來解決……;
對……的治理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必須給予治理;
為治理……,各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例:2009年江蘇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第1題:
【題目要求】請歸納出給定材料中蘊含的幾個方面的內容,并加以敘述。要求:歸納得當,概括準確,條理清晰,350字到400字。(24分)
【參考答案】
給定材料主要反映了政府如何行使職能的問題,其內容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當前全球經濟危機的形勢下,一方面,我國政府投入了巨額資金以刺激經濟增長,但需要正確把握投資方向。另一方面,我國出口受到了沖擊,內需市場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充分啟動,需要政府進行合理調控。
第二,我國的民生分布極不平衡。一方面東西部地區差距明顯,城鄉差距過大,醫療衛生、住房等重要的民生保障分布極不平衡。另一方面,居民收入、財富差距不斷擴大,形成了一些既得利益群體,弱勢群體的利益在某種程度上缺乏保障,在財政支出和收入分配制度上需要進一步向弱勢群體傾斜。
第三,在政府機關內部,有些官員在其位不謀其職,不為百姓利益著想,只知維護自身權利和利益,欺上瞞下,誤國誤民,對領導隊伍產生極壞的影響,所以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官員問責制。
二、概括總結主要問題答題模式
在分析歷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概括主要內容題目的基礎之上,我們提出了解答概括總結主要問題題目的基本模式:
1.材料反映了……問題;
材料反映的主要問題是……;材料通過……反映了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
2.此問題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例:2009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第1題:
【題目要求】我國改革開放30年,取得了巨大成績,也面臨許多問題。請概述“給定材料”反映的我國當前經濟發展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要求:緊扣給定材料全面、有條理,不必寫成文章,不超過300字。
【參考答案】
“給定材料”反映了我國當前經濟發展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1) 產業結構不合理。工業、農業、輕工業發展的比例不協調。工業以低端的加工制造業為主,制造業原材料和銷售市場都在國外。
。2)企業缺乏創新能力,研發能力及高科技人才,缺乏高端產品,在國際上沒有競爭優勢。
。3)經濟發展模式仍然是以人口密集型企業為主,以自然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為代價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
(4)農資價格上漲,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造成耕地大量閑置和荒廢。
(5)依賴進口,民族企業的發展空間被外資搶先擠占。
三、名詞解釋答題模式
名詞解釋也就是給名詞下定義。定義是通過一個概念揭示另一個概念內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質屬性的總和)的邏輯方法。任何一個定義都是有定義項、下定義項和定義聯項三個部分組成。申論考試中一般會給出被定義項(被定義概念),要求我們對其進行概括。
定義如果用公式表現出來時這樣的:被定義項+是(就是)+下定義項
比如:商品就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
下定義時應注意:(1)定義項和被定義項的外延是全同關系;(2)定義項中不能含混或比喻的語詞;(3)定義項中不能直接或間接包括被定義項,違反這條規則的錯誤叫做循環定義;(4)除非必要,定義項不應包括負詞項。
申論考試中要求解釋某名詞的含義,并不是要求應試者給出精確無誤的解釋,最主要的就是要求應試者概括的知識點要全面、用語要精簡。
例:現實的土地供應中到底存在不存在“地荒”?某專家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認為,在城市特別是大型城市,仍要提供土地,支持中小戶型、中低價位商品住房的建設用地需求,要嚴格控制大戶型和低密度的住房建設,堅決停止別墅建設。記者了解到,“長三角”地區的用地雖然非常緊張,但是仍然有很大的潛力。這種潛力主要來自于城鄉之間的統籌,來自于土地的再利用和再調整。通過存量土地的調整和再整理,舊城舊村,老工業區和老企業改造,可以在已有土地中騰出新的用地空間,能在不占或少占耕地、控制新增建設用地總量的前提下實現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據悉,近幾年來,我國房地產業用地占到了全國供地總量的30%左右。一邊是建設用地的追加,一邊是開發商叫喊“地荒”。問題在哪里?閑置問題實在是“地荒”的一個頑疾。2001年以來,江蘇省蘇州市區依法取消了184個項目,收回土地達66760畝。僅2005年,蘇州市盤活存量土地2505宗,占建設用地面積的35.7%。一位業內人士說,大量的土地閑置,主要是因為一些地方不按經濟規律辦事,盲目鋪攤子、上項目、大面積占用土地。同時土地管理措施不力,為一些地方變相非法批地、盲目征用或出讓土地帶來了可乘之機。當然,城鄉規劃之中的粗放用地也“消耗了”大量建設用地指標。按照國家關于城市規劃建設用地的最高定額,一般城市人均用地面積最高標準是100平方米,首都和特區城市最高是120平方米。但有關部門統計,我國664個城市中,城鎮居民人均用地已達133平方米,而世界上發達國家人均城市用地是82.4平方米,發展中國家人均城市用地是83.3平方米。有關部門負責人認為,必須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的規模,今后土地利用必須保證60%以下是存量土地。據了解,60%的提法是新的表述,之前的表述是要求地方充分利用現有建設用地,不占或盡量少占農用地,而沒有量化指標。
根據給定材料,可以概括出“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義:存量土地,是指現有城鄉建設用地范圍內的閑置未利用土地和利用不充分、不合理、產出低的土地,即具有開發利用潛力的現有城鄉建設用地;地荒,是指建設用地土地供應量不足的問題。此答案基本符合下定義的模式,知識點概括的也比較詳盡,能夠拿到比較高的分數。
相關文章
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申論思維方式的養成 (2010-06-04 15:13:53) |
申論指導:概括總結概述 (2010-05-30 15:50:53) |
申論指導:基本答題步驟 (2010-05-30 15:50:53) |
申論指導:概括總結方法 (2010-05-30 15:50:52) |
申論指導:易誤分析 (2010-05-30 15:50:50) |
申論指導:策劃分析概述 (2010-05-30 15:50:50) |
申論指導:策劃分析的步驟 (2010-05-30 15:50:49) |
申論指導:閱讀理解能力提升(一)閱讀理解概述 (2010-05-30 15:50:49) |
申論指導:閱讀理解能力提升(二)閱讀步驟 (2010-05-30 15:50:47) |
申論指導:閱讀理解能力提升(三)閱讀方法 (2010-05-30 15:5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