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法理學法律關系復習筆記
一、法律關系的概念和種類?
法律關系是在法律規范調整社會關系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人們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
(一)法律關系的性質和特征{重點掌握}
1.法律關系是根據法律規范建立的一種社會關系,具有合法性。
2.法律關系是體現意志性的特種社會關系。
3.法律關系是特定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
(二)法律關系的種類{重點掌握}
法律關系的種類
1、按照法律關系產生的依據、執行的職能和實現規范的內容不同 | (1)調整性法律關系是基于人們的合法行為而產生的、執行法的調整職能的法律關系,調整性法律關系不需要適用法律制裁。 |
(2)保護性法律關系是由于違法行為而產生的、旨在恢復被破壞的權利和秩序的法律關系,它們執行著法的保護職能,需要適用法律制裁。 | |
2、按照法律主體在法律關系中的地位不同 | (1)縱向的法律關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體之間所建立的權力服從關系。具有強制性,不能隨意轉讓和任意放棄。 |
(2)橫向法律關系是指平等法律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 | |
3、按照法律主體的多少及其權利義務是否一致 | (1)單向(單務)法律關系,是指權利人僅享有權利,義務人僅履行義務,兩者之間不存在相反的聯系。是法律關系體系中最基本的構成要素。 |
(2)雙向(雙邊)法律關系,是指在特定的雙方法律主體之間,存在著兩個密不可分的單向權利義務關系。 | |
(3)多向(多邊)法律關系,又稱“復合法律關系”或“復雜的法律關系”,是三個或三個以上相關法律關系的復合體,其中既包括單向法律關系,也包括雙向法律關系。 | |
4、按照相關的法律關系作用和地位的不同 | (1)第一性法律關系(主法律關系),是人們之間依法建立的不依賴其他法律關系而獨立存在的或在多向法律關系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法律關系。 |
(2)由此產生的、居于從屬地位的法律關系,就是第二性法律關系或從法律關系。如,在調整性和保護性法律關系中,前者是第一性法律關系(主法律關系);在實體和程序法律關系中,前者是第一性法律關系。 |
二、法律關系的主體?
(一)法律關系主體的含義和種類{一般掌握}
在中國,根據各種法律的規定,能夠參與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以下幾類:
1.公民(自然人)。2.機構和組織(法人)。3.國家。
(二)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重點掌握}
1.權利能力
(1)權利能力,又稱權義能力(權利義務能力),是指能夠參與一定的法律關系,依法享有一定權利和承擔一定義務的法律資格。
(2)公民的權利能力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
①首先,根據享有權利能力的主體范圍不同,可以分為一般權利能力(基本的權利能力)和特殊權利能力(只授予某些特定的法律主體)。
②其次,按照法律部門的不同,可以分為民事權利能力、政治權利能力、行政權利能力、勞動權利能力、訴訟權利能力等。
(3)法人的權利能力沒有上述的類別。一般而言,法人的權利能力自法人成立時產生,至法人解體時消滅。其范圍是由法人成立的宗旨和業務范圍決定的。
2.行為能力
(1)確定公民有無行為能力,其標準有二:
①能否認識自己行為的性質、意義和后果;
②能否控制自己的行為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2)公民的行為能力也可以進行不同的分類,根據其內容不同分為權利行為能力、義務行為能力和責任行為能力。
(3)公民的行為能力問題,是由法律予以規定的。世界各國的法律,一般都把本國公民劃分為完全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
(4)法人組織也具有行為能力,但與公民的行為能力不同,表現在:
①公民的行為能力有完全與不完全之分,而法人的行為能力總是有限的,由其成立宗旨和業務范圍所決定;
②公民的行為能力和權利能力并不是同時存在。法人的行為能力和權利能力卻是同時產生和同時消滅的。
三、法律關系的客體?
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包括物、人身、精神產品、行為結果。
法律關系客體(范圍和種類有不斷擴大和增多的趨勢)
1、物 | (1)作為法律關系客體的物不僅具有物理屬性,而且應具有法律屬性。須具備以下條件: | 1得到法律認可。 |
2為人類所認識和控制。 | ||
3具有經濟價值。 | ||
4具有獨立性。 | ||
(2)在我國,不得進入國內商品流通領域,成為私人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 | 1人類公共物或國家專有物,如海洋、山川、水流、空氣; | |
2文物; | ||
3軍事設施、武器(槍支、彈藥等); | ||
4危害人類之物(如毒品、假藥、淫穢書籍等)。 | ||
2、人身 | (1)人身在一定范圍內能成為法律關系的客體。但須注意的是: | 1活人的(整個)身體,不得視為法律上之“物”。 |
2權利人對自己的人身不得進行違法或有傷風化的活動。 | ||
3對人身行使權利時不得超出法律授權的界限,嚴禁對他人人身非法強行行使權利。 | ||
(2)人身(體)部分(如血液、器官、皮膚等)是否屬于法律上的“物”應從三方面分析: | 1部分尚未脫離人的整體時,即屬人身本身; | |
2部分自然地從身體中分離,已成為與身體相脫離的外界之物時,亦可視為法律上之“物”; | ||
3部分已植入他人身體時,即為他人人身之組成部分。 | ||
3、精神產品 | 精神產品是人通過某種物體(如書本、磚石、紙張、膠片、磁盤)或大腦記載下來并加以流傳的思維成果,屬于非物質財富。即“智力成果”或“無體財產”。 | |
4、行為結果 | 義務人完成其行為所產生的能夠滿足權利人利益要求的結果。一般分為兩種: | 1一種是物化結果,即義務人的行為(勞動)凝結于一定的物體,產生一定的物化產品; |
2另一種是非物化結果,即義務人的行為僅表現為一定的行為過程,最后產生權利人所期望的結果(或效果)。 |
四、法律關系的內容?
法律關系的內容就是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
五、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一)法律關系產生、變更與消滅的條件
1.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和消滅,需要具備一定條件:
(1)法律規范;(2)法律事實。
2.所謂法律事實,就是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或現象。
(二)法律事實的種類
1.法律事件:法律事件是法律規范規定的,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引起法律關系形成,變更或消滅的客觀事實。法律事件又分成社會事件(如社會革命、戰爭等)和自然事件(如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災害)兩種。
2.法律行為:善意行為、合法行為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和消滅。惡意行為、違法行為也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和消滅。
3.在研究法律事實問題時,還有兩種復雜的現象:
(1)同一個法律事實(事件或者行為)可以引起多種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2)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律事實引起同一個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或消滅。在法學上,人們常常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律事實所構成的一個相關的整體,稱為“事實構成”。
【題例】西方法律格言說:“法律不強人所難”。關于這句格言涵義的闡釋,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2008/一/1)
A.凡是人能夠做到的,都是法律所要求的
B.對人所不知曉的事項,法律不得規定為義務
C.根據法律規定,人對不能預見的事項,不承擔過錯責任
D.天災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也不是法律加以調整的事項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3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實驗班 |
班次特色 |
90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
最新新聞
網站地圖
專業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
- 管理會計師PCMA 免費試聽
- 中級管理會計師 免費試聽
- 稅務管理師 免費試聽
- 智能財務師 免費試聽
- 國際注冊會計師 免費試聽
- 國際財務管理師 免費試聽
-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 免費試聽
-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 免費試聽
- 注冊會計師考試 免費試聽
- 全國外貿會計考試 免費試聽
- 會計實務操作 免費試聽
- 管理會計師 免費試聽
-
初級會計職稱招生方案
·特色班
·精品班
·實驗班
初級會計職稱網上輔導 -
中級會計職稱招生方案
·普通班
·特色班
·精品班
中級會計職稱網上輔導
專業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