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上海會計網校 > 上海注冊會計師 >

上海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學習筆記第三章第一節


第三章 稅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稅收法律制度是國家通過法律法規建立起來的以稅種體系、稅收管理體制和征收管理制度等為內容的稅收制度的總稱。

稅種體系即稅種結構,是指國家的稅收以稅種的形式所體現的種類和組成。稅種體系主要解決國家對什么收入和行為依法征稅、征多少稅,開征什么稅種的問題。

稅收管理體制,是指中央和地方之間劃分稅收管理權限和稅收收入的制度。我國現在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即劃分為中央和地方(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的稅收管理體制,稅收可劃分為中央稅、地方稅以及中央地方共享稅三類。

征收管理制度,是指稅務部門依據稅收法規開展征稅工作的工作規程,一般由管理、征收和檢查三個工作環節組成。

第一節 稅法概述

一、稅收的概念、職能和作用及其特征

(一)稅收的概念

稅收是指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根據法律法規,對納稅人強制無償征收,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

稅收體現了國家主權和國家權力。

稅收的職能和作用表現:財政職能、經濟職能、社會職能

(二)稅收的特征

1.強制性。是指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并運用法律、法規的形式加以規定和征收的,是一種強制性征稅。

2.無償性。是指國家征稅以后,稅款即歸國家所有,不再歸還給原納稅人,也不直接向納稅人支付任何報酬或代價。

3.固定性。是指國家在征稅前預先規定了征稅對象、納稅人和征稅標準等征稅行為規范,征納雙方都有必須共同遵守,不能隨意變動。稅收固定性包括兩層含義:第一,稅法具有相對穩定性,國家征稅的相關內容,以法律的形式公布執行,在一定時期內穩定;第二,稅收征收數量具有有限性。稅收分配不是隨意的,無界定的轉移財富的所有權,而是征納雙方遵守國家的稅法,納稅人只要發生了規定納稅的收入、行為等,就要按照法律規定納稅;國家對納稅人征稅,是按照預先法律規定的標準進行的,不得隨意提高或降低。所以稅收額度,是有限度的。
二、稅法的概念

(一)稅法的概念

稅法是國家制定的用以調整國家與納稅人之間在征納稅方面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稅法的目的是依法保障國家利益和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稅收秩序、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

(二)我國稅法的主要法律淵源(從高到低)

1.稅收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生效的稅收基本法律和稅收其他法律。

稅收基本法律: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征收管理法等。

稅收其他法律:刑法、公司法、證券法中有關稅收方面的法律。

除憲法外,稅收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稅收授權立法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需要授權國務院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規定或者條例。

稅收授權立法有增值稅暫行條例、營業稅暫行條例、消費稅暫行條例等

3.稅收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務院根據憲法、法律制定生效的稅收法規。

稅收行政法規有征管法實施細則、企業所得稅條例、個人所得稅條例等。

效力低于憲法、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

4.稅收地方性法規是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適用于本地區的稅收法規。

稅收地方性法規有:《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條例》。

效力低于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高于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5.稅收規章包括兩種:一種是稅收部門規章:由國務院的部、委,主要是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等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權限范圍內制定的稅收規范性文件。另一種是稅收地方政府規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的適用于本地區的稅收規范性文件。
三、稅收法律關系

(一)稅收法律關系的概念和特點

稅收法律關系的概念:指國家與納稅人之間根據稅法規定形成的稅收權利和義務關系。

稅收法律關系的特點:

(1)稅務機關一方代表國家。

(2)稅收法律關系非等價有償。

(3)稅收法律關系客觀性。

(二)稅收法律關系的要素(3個):主體、內容、客體構成。

①稅收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根據法律規定在稅收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主體。包括:A.征稅主體是國家:國家各級稅務機關、海關、財政機關等代表。B.納稅主體是納稅義務人:社會組織、個人等。

②稅收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征納雙方所享有的權利和應承擔的義務。

包括:實體性權利義務、程序性權利義務、訴訟性權利義務。

③稅收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

包括:貨幣、實物、行為。

(三)稅收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終止

①產生:

A.納稅義務人發生了稅法規定的應稅行為或事件。

B.新的納稅義務人出現。

②變更:

A.稅法的修訂。

B.納稅方式的變動。

C.納稅人的收入或財產狀況發生變化。

D.由于不可抗力事件致使納稅人難于履行原定的納稅義務。

③終止:

A.納稅義務人履行了納稅義務。

B.納稅人符合免稅的條件。

C.稅種的廢除。

D.納稅人的消失。
四、稅收實體法的構成要素

(一)總則:確定了立法依據、立法目的、基本原則、適用范圍等。

(二)納稅人(納稅主體)

納稅人(納稅主體),是納稅義務人的簡稱,是指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組織。

1.扣繳義務人

扣繳義務人,是指稅法規定的,在其經營活動中負有代扣稅款并向國庫繳納義務的企業或單位,也稱代扣代繳義務人。

2.負稅人

負稅人,是指最終負擔國家征收稅款的法人和自然人。

納稅人同負稅人的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

(三)征稅對象(納稅客體)

征稅對象(納稅客體),是指稅收法律關系中征納雙方權利義務所指向的物或者行為,即對什么征稅的問題。

我國把稅收分成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特定行為稅和資源稅等5類。

(四)稅目

稅目,是指征稅對象的具體項目,反映具體的征稅范圍。如,營業稅規定了交通運輸業、建筑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等9個稅目。每個稅目都規定了相應的稅率。

(五)稅率

稅率,是指應納稅額與征稅對象之間的比例,是計算應納稅額的尺度,它體現征稅的深度。

稅率是稅收制度的中心環節。

稅率分為比例稅率、定額稅率和累進稅率三種類型。

1.比例稅率有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

2.定額稅率是稅率的一種特殊形式。它不是按照征稅對象規定征收比例,而是按照征稅對象的計量單位直接規定一個固定稅額,所以又稱為固定稅額。一般適用于從量計征的稅種。如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等。

3.超額累進稅率是按征稅對象數額的大小,劃分若干等級,每個等級由低到高規定相應的稅率,征稅對象數額越大稅率越高,數額越小稅率越低的一種稅率。我們目前采用這種稅率的有個人所得稅。

4.超率累進稅率是以征稅對象數額的相對率劃分若干等級,分別規定相應的差別稅率,相對率每超過一個級距的,對超過的部分就按高一級的稅率計算征稅的一種稅率。我們目前采用這種稅率的是土地增值稅。

(六)納稅環節

納稅環節,是指稅法規定的征稅對象在從生產到消費的流轉過程中應當繳納稅款的環節。如流轉稅在商品的生產和流通環節繳稅,所得稅在分配環節繳稅。其表現形式有一次課征制和多次課征制。

現行消費稅對生產銷售應稅消費品的選擇在出廠銷售環節征稅,以后的批發、零售環節就不再征消費稅。現行增值稅,貨物從出廠銷售到批發到零售再到最終消費,每經過一個環節就征一次。

(七)納稅期限

納稅期限,是指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最后時間期限。企業所得稅在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后15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后5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繳納。

(八)納稅地點

納稅地點,是指納稅人具體繳納稅款的地點,這是完納稅收的保證。

(九)減稅免稅與加成加倍征收

減稅免稅,是指稅法規定的對某些特殊情況給予減輕或免除稅收負但的一種稅收優惠措施或特殊調節手段。

減稅是對應征稅款減少征收一部分。

免稅是全部免除稅收負擔。

加成征收是對按照正常情況規定的稅率計算的稅額,再加征一定成數的稅款。

加倍征收是對按照正常情況規定的稅率計算的稅額,再加征一定倍數的稅款。

減免稅的具體形式:

1.稅基式減免,是指通過縮小計稅依據來實現減免稅的一種形式,具體包括起點、免征額、項目扣除和跨期結轉等具體形式。

2.稅率式減免,是指通過降低稅率來實現減免稅的一種形式,具體包括重新確定新稅率、歸入低稅率和規定零稅率等。

3.稅額式減免,是指通過減少一部分額或免除全部稅額來實現減免稅的一種形式,具體包括全部免征、減半征收、核定減征率、核定減征額等。

(十)罰則

罰則,是指對有違反稅法行為的納稅人采取的懲罰措施,包括加收滯納金、處以罰款、追究刑事責任等。
五、現行稅法體系

根據征稅對象的不同,可以把我國的現行稅種體系劃分為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特定行為稅和資源稅等5類22種。

(一) 流轉稅類

流轉稅是以商品流轉額和非商品營業額(服務收入)為征稅對象的一個稅種。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

(二) 所得稅類

所得稅即收益稅,是對企業和個人因為從事勞動、經營和投資所取得的各種收益為征稅對象的稅。包括: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三)財產稅類

財產稅是指對擁有應納稅財產的人征收的一種地方稅。包括:房產稅、契稅等。

(四)特定行為稅類

特定行為稅,又稱特定目的稅,是指對某些法定行為的實施征收的一種稅。包括: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土地增值稅、筵席稅、屠宰稅、車船使用稅、車船使用牌照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輛購置稅、耕地占用稅、印花稅等。

(五)資源稅類

資源稅是以各種自然資源征稅對象、為了調節資源級差收入并體現國有資源有償使用而征收的一種稅。包括: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

更新時間2023-02-20 21:42:03【至頂部↑】
江南財子®  聯系我們 | 郵件: | 客服熱線電話:4008816886 | 

付款方式留言簿投訴中心網站糾錯二維碼手機版

電話:
付款方式   |   給我留言   |   我要糾錯   |   聯系我們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波电视台| 花守由美里| 越活越来劲 电视剧| 母亲电影韩国完整版免费观看| 那些花儿吉他谱原版| 小城故事多歌曲原唱| 2024年爆款头像| 秀人网周妍希| 正在直播乒乓赛事| 思想理论问题| 有冈大贵| 重口味sm| 播放哪吒| 大唐狄公案电视剧演员表| 啊啊视频| 绿门背后| 齐力电影| 马会传真论坛13297соm查询官网| 苹果广告| 色女孩视频| 托比·斯蒂芬斯| 封神第一部| 怀孕检查费用大概多少钱| jixxzz| 虐猫视频哪里可以看| 美女撒尿视频| 想想办法吧爸爸| 李轻扬| 爱情三选一| 水浒传新| 重温经典节目预告| 霹雳火之特种兵| 动物园作文| 泰坦尼克号演员| 《魔女之旅》动漫| 抖音手机版| 无耻之徒阿曼达| 误杀1演员表| 圣洁四人行| 吻激情| 我们结婚吧 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