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第十四章第十節
三、利潤分配
利潤分配是指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企業章程、投資者協議等,對企業當年可供分配的利潤所進行的分配。利潤分配的順序依次是:(1)提取法定盈余公積;(2)提取任意盈余公積;(3)向投資者分配利潤。企業利潤的分配(或虧損的彌補)應通過“利潤分配”賬戶進行。
企業應在“利潤分配”賬戶下分別設置“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應付現金股利或利潤”、“轉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積補虧…和“未分配利潤”等明細賬戶,進行利潤分配的明細分類核算。年終應將“利潤分配”賬戶除“未分配利潤”明細賬戶外的其他明細賬戶的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明細賬戶。結轉后,除“未分配利潤”明細賬戶外,其他明細賬戶均無余額。年末“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明細賬戶如為貸方余額,表示累計的未分配利潤;如為借方余額,則表示累計的未彌補虧損。
。ㄒ唬┨崛》ǘㄓ喙e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企業應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但此項公積已達到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培根固基,抵消物價變動的影響以及彌補虧損等。
企業應設置“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賬戶,反映法定盈余公積的提取與使用。
【例10-95】某公司20×9年度的凈利潤為8 000 000元,由于公司的盈余公積尚未達到注冊資本的50%,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應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假設以前年度無未彌補虧損,則應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積為800 000元(8 000 000×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時,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答疑編號052101203]
『正確答案』
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800 000
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800 000
。ǘ┨崛∪我庥喙e
【例10-96】某公司董事會通過決議,從本年度凈利潤中提取2 000 000元的任意盈余公積。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答疑編號052101204]
『正確答案』
借:利潤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2 000 000
貸: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 2 000 000
任意盈余公積的提取,對留存收益總額(包括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和所有者權益均無影響。通過任意盈余公積的提取,減少了當期可以分派股利的利潤額,其目的在于保持財力以應付特殊情況。如果企業估計將來有足夠的現金流入,也可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三)盈余公積的使用
企業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彌補虧損
企業發生虧損,應由企業自行彌補。彌補虧損的渠道主要有三條:一是用以后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二是用以后年度的稅后利潤即凈利潤彌補;三是用盈余公積彌補。
【例10-97】
某企業經研究決定用法定盈余公積500 000元和任意盈余公積300 000元彌補虧損。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答疑編號052101205]
『正確答案』
借: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500 000
――任意盈余公積 300 000
貸:利潤分配――盈余公積補虧 800 000
2.轉增資本
為了滿足擴大再生產對資本的需求,經股東大會決議,企業可將盈余公積轉增資本或股本。
【例10-98】某企業凈研究決定用法定盈余公積300 000元和任意盈余公積200 000元轉增資本,相關手續已經辦理完畢。
[答疑編號052101206]
『正確答案』
借: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300 000
――任意盈余公積 200 000
貸:實收資本 500 000
。ㄋ模┫蛲顿Y者分配利潤
【例10-99】承【例10-94】假定乙公司按當年凈利潤的10 0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當年凈利潤的5 010提取任意盈余公積,并決定向投資者分配利潤200 000元。
。1)將“本年利潤”賬戶年末余額862 500元(1 150 000 - 287 500)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
[答疑編號052101207]
『正確答案』
借:本年利潤 862 5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862 500
。2)提取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向投資者分配利潤時: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329 375
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86 250
――任意盈余公積 43 125
應付股利 200 000
利潤分配是指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企業章程、投資者協議等,對企業當年可供分配的利潤所進行的分配。利潤分配的順序依次是:(1)提取法定盈余公積;(2)提取任意盈余公積;(3)向投資者分配利潤。企業利潤的分配(或虧損的彌補)應通過“利潤分配”賬戶進行。
企業應在“利潤分配”賬戶下分別設置“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應付現金股利或利潤”、“轉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積補虧…和“未分配利潤”等明細賬戶,進行利潤分配的明細分類核算。年終應將“利潤分配”賬戶除“未分配利潤”明細賬戶外的其他明細賬戶的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明細賬戶。結轉后,除“未分配利潤”明細賬戶外,其他明細賬戶均無余額。年末“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明細賬戶如為貸方余額,表示累計的未分配利潤;如為借方余額,則表示累計的未彌補虧損。
。ㄒ唬┨崛》ǘㄓ喙e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企業應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但此項公積已達到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培根固基,抵消物價變動的影響以及彌補虧損等。
企業應設置“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賬戶,反映法定盈余公積的提取與使用。
【例10-95】某公司20×9年度的凈利潤為8 000 000元,由于公司的盈余公積尚未達到注冊資本的50%,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應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假設以前年度無未彌補虧損,則應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積為800 000元(8 000 000×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時,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答疑編號052101203]
『正確答案』
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800 000
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800 000
。ǘ┨崛∪我庥喙e
【例10-96】某公司董事會通過決議,從本年度凈利潤中提取2 000 000元的任意盈余公積。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答疑編號052101204]
『正確答案』
借:利潤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2 000 000
貸: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 2 000 000
任意盈余公積的提取,對留存收益總額(包括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和所有者權益均無影響。通過任意盈余公積的提取,減少了當期可以分派股利的利潤額,其目的在于保持財力以應付特殊情況。如果企業估計將來有足夠的現金流入,也可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三)盈余公積的使用
企業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彌補虧損
企業發生虧損,應由企業自行彌補。彌補虧損的渠道主要有三條:一是用以后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二是用以后年度的稅后利潤即凈利潤彌補;三是用盈余公積彌補。
【例10-97】
某企業經研究決定用法定盈余公積500 000元和任意盈余公積300 000元彌補虧損。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答疑編號052101205]
『正確答案』
借: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500 000
――任意盈余公積 300 000
貸:利潤分配――盈余公積補虧 800 000
2.轉增資本
為了滿足擴大再生產對資本的需求,經股東大會決議,企業可將盈余公積轉增資本或股本。
【例10-98】某企業凈研究決定用法定盈余公積300 000元和任意盈余公積200 000元轉增資本,相關手續已經辦理完畢。
[答疑編號052101206]
『正確答案』
借: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300 000
――任意盈余公積 200 000
貸:實收資本 500 000
。ㄋ模┫蛲顿Y者分配利潤
【例10-99】承【例10-94】假定乙公司按當年凈利潤的10 0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當年凈利潤的5 010提取任意盈余公積,并決定向投資者分配利潤200 000元。
。1)將“本年利潤”賬戶年末余額862 500元(1 150 000 - 287 500)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
[答疑編號052101207]
『正確答案』
借:本年利潤 862 5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862 500
。2)提取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向投資者分配利潤時: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329 375
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86 250
――任意盈余公積 43 125
應付股利 200 000
時間:2011-12-13 責任編輯:wangchao5
相關文章
河北省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知識:第四章第五節 (2011-12-13 10:04:06) |
湖北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學習筆記(35) (2011-12-13 10:03:57) |
廣東省下半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真題試題及答案(計算和業務題)(三) (2011-12-13 10:02:44) |
河北省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知識:第四章第四節 (2011-12-13 10:02:37) |
湖北會計證《財經法規》考點講義:會計法律制度 (2011-12-13 10:02:01) |
上海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第十四章第九節 (2011-12-13 10:01:36) |
江西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電算化復習講義(2) (2011-12-13 10:01:17) |
湖北會計證《財經法規》考點講義:會計行政法規 (2011-12-13 10:01:12) |
河北省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知識:第四章第三節 (2011-12-13 10:00:43) |
廣東省下半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真題試題及答案(計算和業務題)(二) (2011-12-13 10:0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