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6月7日宣布,將繼續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并于6月15日和25日分別按0.5個百分點上調。
這是今年以來央行第5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后,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達到17.5%的歷史高位。
此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業內人士稱有四個鮮明的特點:上調幅度為1個百分點,在歷史上僅3次,最近一次為2007年12月25日;分兩次按0.5個百分點繳款,為銀行應對流動性管理預留緩沖時間;地震災區法人類金融機構暫不上調,表明了央行對災區重建的支持;在5月份CPI數據公布前宣布,打破了前期上調規律。
此前,央行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一般都是在CPI數據公布之后,此次卻選擇在經濟數據公布之前。業內人士認為這很明顯不單為抑制通貨膨脹而來。從宣布的時間來看,按慣例為避免對股市造成沖擊,一般會選擇周五收盤之后。而此次上調則選擇非工作日的端午節前夕,距CPI數據公布已不足一周時間,似乎沒有太大的必要。其次,從上調幅度來看,明顯超出市場對CPI的預期。
國泰君安分析師伍永剛表示,雖然這次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幅度達到1%,有些出乎意料,但與其預期的最高水平19%比較,還是在預料之中。在CPI數據尚未公布情況下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是因為央行認為目前緊縮流動性是當務之急。
齊魯證券研究所于立婷指出,中國經濟處在外冷內熱的復雜情況下,面對2008年政府制定的經濟發展目標(經濟增長8%、消費物價上漲指數控制在4.8%左右),政府的調控措施顯得一方面困難重重,一方面又進退維谷。從存款準備金率大幅上調和暫緩成品油價格改革的舉措來看,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壓力已經非常顯現,政府對通脹的抑制今年上半年以來不遺余力地持續執行。 本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是今年第一次在公布月度CPI數據前突然上調,不比前幾次由于CPI數據出臺之后再行出臺緊縮政策。市場在此前預期,6-8月由于前期調控措施以及經濟環境緩和,6月之后CPI上漲壓力將逐漸減輕,6-8月或將出現階段性拐點,因此,此次上調更多是針對相關部分行業。
作為新興市場的國家,越南正陷入金融危機的泥潭。國際貿易持續逆差,外資出逃,5月份的CPI更是高達25.2%,半年時間股市大跌58%,且還在繼續。種種跡象表明,越南宏觀經濟的蝴蝶效應正在向周邊國家蔓延,而中國很可能就會首當其沖。比較可能的情況就是大量出逃的國際資本,為套利而涌入中國,在FDI和國際貿易的外衣下,瘋狂炒作資產價格,迫使人民幣快速升值,進而全身而退,威脅中國金融安全。
分析人士指出,或許是越南的金融危機讓管理層看到了前車之鑒,因此在上述背景下,采取更嚴厲的貨幣緊縮政策,從源頭上抑制投資需求,為的就是未雨綢繆。
央行突然宣布決定上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使存款準備金率達到歷史新高17.5%。也就是說,銀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就要上交17.5元給央行,預計將鎖定約4220億元熱錢。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認為,由于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偏多,5月CPI下降,但中長期的通脹壓力仍然很大。此次央行提早出手,是基于中長期經濟形勢做出的前瞻性判斷。
(新浪 2008-6-16)
(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