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理事會(IAASB)日前發布一項新的實務提示:《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對持續經營的審計考慮》。其目的是協助審計師和管理層在評估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的過程中,如何應對當前金融危機帶來的獨特挑戰。
(2)為幫助職業會計師處理當前金融危機的相關問題,IFAC在其網站上新開設了一個全球金融危機專區(/financial-crisis)。
(3)IFAC KnowledgeNet()功能不斷增強,在過去的一年中,有將近80,000人使用了這一專門為職業會計師設計的多語種全球搜索引擎。搜索最多的包括公司治理、國際審計準則、鑒證及可持續性報告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等方面信息。
(4)2008 年版 IFAC《國際審計、鑒證和職業道德準則手冊》的第一部分在 2009 年仍將有效,其中包括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理事會(IAASB)于2008 年1 月前發布的與審計、審閱、其他鑒證和相關業務有關的聲明,以及國際會計師職業道德準則理事會(IESBA)發布的《職業會計師道德準則》。2009版手冊將包含全套的IAASB聲明,以及重新起草的“國際質量控制準則 1”、詞匯表和修訂后的前言。
(5)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理事會(IAASB)和國際會計師職業道德理事會(IESBA)的咨詢顧問團(CAG)將與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合作,于2009年3月12日聯合舉辦關于國際準則制定與趨同的信息交流會議。
(6)國際會計教育準則理事會(IAESB)已經啟動一個新項目,以加強準則的相關性、明晰化和一致性,并加強準則對 IFAC 成員組織及聯系會員的適用性。該理事會還提出了修訂后的《國際教育準則框架》,闡明了IAESB制定國際教育準則內在的基本概念。
成員及區域性會計團體簡報
(1)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成立監管理事會,將以前所有與監管、懲戒相關的工作均納入該理事會,包括對執業許可、準則制定、事務所監管以及投訴事項的調查等工作的監督。
(2)阿拉伯注冊會計師協會(ASCA)開發了一個新的資格―阿拉伯注冊會計技術員(ACAT)。該資格的基礎是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CIMA)提供的國際認可的“商業會計證書”的阿拉伯版本。
(3)澳大利亞特許會計師協會(ICAA)為商業領導者創建了一個新的網絡平臺,方便其探究會計及商業領域的重要事項,以及對全球經濟氣候的影響。
(4)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CICA)近期所作的調查顯示,許多管理者相信其公司已經做好了向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轉換的準備,但大都處于準備的早期階段。
(5)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CIMA)更新了其職業資格認證體系,新資格的首次考試將于2010年5月舉行。CIMA每4年更新一次職業資格認證體系,以符合行業最新發展趨勢。
(6)根據澳洲會計師公會(CPA Australia)所作的調查顯示,政府的行動是可持續性報告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加強的主要動力,監管較之于競爭壓力或公眾期望,對可持續性報告的促進更為重要。調查同時發現,成本、資源的制約以及全球經濟低迷則是可持續性報告廣泛使用的主要障礙。
(7)荷蘭的兩家會計師職業組織的會長簽署了合并意向書,合并后的職業團體將擁有超過20,000名會計師。
(8)2008年12月,歐洲會計師聯合會(FEE)召開全體代表大會,任命了新一屆領導人,任期兩年。會上,FEE還發布了關于信貸危機的三項政策性聲明:《危機的應對》、《金融危機期間法定審計師特別相關事項》以及《為歐洲的中小企業而行動起來》。
(9)受聯合國委托,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ICAEW)發布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在英國實施情況的詳細評估報告,題為《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實施情況評估――英國的研究》。
(10)9家歐洲會計師組織聲明“共同內容項目”取得重大成果。該項目是為這些會計職業組織統一他們的職業資格而做出的共同努力。
(11)荷蘭注冊會計師協會(NIVRA)就公共部門非財務信息的報告與鑒證發布指南,題為《正在發展的非財務信息》。
(12)新加坡注冊會計師協會(ICPAS)發布通報,討論由信貸危機引發的主要審計挑戰,內容涉及金融工具的估值、持續經營管理假設、財務報告準則的最新修訂、相關審計準則、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審計,以及利用專家工作等。
(13)南非特許會計師協會(SAICA)發布題為《南非缺乏財務管理、會計與審計技能》的報告,指出南非會計行業需要至少22,000名各種程度技術過硬的專業人士。
國際及其他組織簡報
(1)注冊舞弊審核師協會(ACFE)、內部審計師協會(IIA)與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為反舞弊共同發布《對舞弊的經營風險管理》新指南。
(2)國際清算銀行(BIS)研究發現,新興經濟體日益依賴國外資本,這使其更易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
(3)加拿大證券管理聯席委員會(CSA)就監管機構公司治理與審計委員會體制修訂稿征求意見。
(4)歐盟委員會認同美國、日本、中國、加拿大、韓國和印度的公認會計原則(GAAPs)與歐盟采用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等效。這意味著在歐盟上市的境外公司可繼續根據本國的GAAPs提交財務報告。
(5)歐洲財務報告咨詢小組(EFRAG)發布報告,概述了其為增加在財務報告未來方向方面的影響力而擬采取的行動。
(6)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發布兩份職員立場公告,討論信貸危機中金融工具會計核算應關注的問題。
(7)英國金融服務局(FSA)發布咨詢文件,提議對銀行、房屋抵押貸款協會以及投資公司的流動性要求進行深入檢查。
(8)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完成多個關于全球金融危機的項目,并與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宣布,聯合成立了金融危機咨詢小組(FCAG)。
(9)國際會計準則管理委員會發布對IASCF章程的常規5年檢查結果第二部分討論文件的意見稿,其中涉及檢查結果第一部分未涵蓋的系列憲章性問題,比如,可能需要的緊急情況應循程序、籌資安排以及IASB日程設定程序等。
(1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行理事會確定了2009年4月IMF-世界銀行春季會議召開前的一系列優先考慮的工作,包括世界銀行對不斷增長的遭受金融危機國家的持續的金融支持和政策建議,IMF致力于尋求危機的根源和改進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
(11)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向國會提交關于公允價值會計實務的研究結果,該研究是根據2008年的《緊急經濟穩定法案》的要求開展的。該報告建議反對中止盯住市價會計核算方法的運用。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2009-2-24)
(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