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會計》考試大綱
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專業階段考試(會計)
(2015年度)
考試目標
考生應當根據本科目考試內容與能力等級的要求,理解、掌握或運用下列相關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堅守職業價值觀、遵循職業道德、堅持職業態度,解決實務問題。
1. 會計基本原理,包括概念、程序和方法應用復式記賬錄交易 會計基本原理,包括概念、程序和方法應用復式記賬錄交易 會計基本原理,包括概念、程序和方法應用復式記賬錄交易 會計基本原理,包括概念、程序和方法應用復式記賬錄交易 或事項、會計政策的選擇和估運用原則財務報告目標編制方法等; 或事項、會計政策的選擇和估運用原則財務報告目標編制方法等; 或事項、會計政策的選擇和估運用原則財務報告目標編制方法等;
2. 交易或事項的具體會 計處理,包括對相關政策選擇、交易或事項的具體會 計處理,包括對相關政策選擇、交易或事項的具體會 計處理,包括對相關政策選擇、計 估的運用,以及各項會計要素的確認與量和具體 的會計處理方法;
3. 特定環境下交 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包括在特定環境下對交實質 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包括在特定環境下對交實質 的判斷、 會計政策 的選擇和會計估的運用, 以及 具體 的會計處理 方法;
4. 財務報告編制,包括根據交易或事項處 理結果,編制財務報告;
5. 合并財務報表編制 ,包括范圍判斷、內部交易抵銷程序合并財務報表編制 ,包括范圍判斷、內部交易抵銷程序合并財務報表編制 ,包括范圍判斷、內部交易抵銷程序合并財務報表編制 ,包括范圍判斷、內部交易抵銷程序合并財務報表編制 ,包括范圍判斷、內部交易抵銷程序方法 。
考試內容與能力等級
考試內容 | 能力等級 |
一、會計基本原理 | |
(一)會計的基本概念 | |
1.會計的定義 | 1 |
2.會計的作用 | 1 |
3.企業會計準則體系 | 1 |
(二)財務報告目標、會計基本假設和會計基礎 | |
1.財務報告目標 | 1 |
1.會計基本假設 | 1 |
3.會計基礎 | 1 |
(三)會計要素的概念、確認與計量原則 |
1.會計要素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 1 |
2.會計要素計量屬性及其應用原則 | 1 |
(四)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 |
1.可靠性 | 3 |
1.相關性 | 3 |
3.可理解性 | 3 |
4.可比性 | 3 |
5.實質重于形式 | 3 |
6.重要性 | 3 |
7.謹慎性 | 3 |
8.及時性 | 3 |
(五)財務報告 | 3 |
二、金融資產 | |
(一)金融資產的定義和分類 | 1 |
(二)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 | |
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 2 |
2.持有至到期投資 | 2 |
3.貸款和應收款項 | 2 |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 2 |
(三)金融資產的后續計量 | |
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 2 |
2.持有至到期投資 | 2 |
3.貸款和應收款項 | 2 |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 2 |
(四)金融資產減值的計提原則和方法 | |
1.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確認 | 2 |
2.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計量 | 2 |
(五)金融資產轉移 | |
1.金融資產轉移概述 | 1 |
2.金融資產轉移的確認和計量 | 1 |
三、存貨 | |
(一)存貨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 |
1.存貨的定義 | 1 |
2.存貨的確認條件 | 3 |
3.存貨的初始計量 | 3 |
(二)存貨發出的計量 | |
1.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方法 | 3 |
2.存貨成本的結轉 | 3 |
(三)期末存貨的計量 | |
1.期末存貨計量的原則 | 3 |
2.存貨可變現凈值的含義 | 3 |
3.期末存貨計量的方法 | 3 |
四、長期股權投資及合營安排 | |
(一)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 |
1.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的原則 | 3 |
2.形成控股合并的長期股權投資 | 3 |
3.不形成控股合并的長期股權投資 | 3 |
4.投資成本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的處理 | 3 |
(二)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 | |
1.成本法 | 3 |
2.權益法 | 3 |
(三)長期股權投資轉換的會計處理 | 2 |
(四)長期股權投資處置的會計處理 | 3 |
(五)合營安排 | |
1.合營安排的概念 | 1 |
2.合營安排的會計處理 | 2 |
五、固定資產 | |
(一)固定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 |
1.固定資產的定義 | 1 |
2.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 | 3 |
3.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 3 |
(二)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 | |
1.固定資產折舊 | 3 |
2.資本化的后續支出 | 3 |
3.費用化的后續支出 | 3 |
(三)固定資產的處置 | |
1.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條件 | 3 |
2.固定資產處置的會計處理 | 3 |
3.持有待售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 | 3 |
六、無形資產 | |
(一)確認和初始計量 | |
1.無形資產的定義與特征 | 1 |
2.無形資產的內容 | 1 |
3.無形資產的確認條件 | 3 |
4.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 3 |
(二)內部研究與開發支出的確認與計量 | |
1.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的劃分 | 3 |
2.開發階段有關支出資本化的條件 | 3 |
3.內部開發的無形資產的計量 | 3 |
4.內部研究與開發支出的會計處理 | 3 |
(三)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 | |
1.無形資產后續計量的原則 | 3 |
2.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 | 3 |
3.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 3 |
(四)無形資產的處置 | |
1.無形資產的出售 | 3 |
2.無形資產的出租 | 3 |
3.無形資產的報廢 | 3 |
七、投資性房地產 | |
(一)投資性房地產的基本特征與范圍 | |
1.投資性房地產的定義及特征 | 1 |
2.投資性房地產的范圍 | 1 |
(二)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 |
1.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 | 3 |
2.投資性房地產的初始計量 | 3 |
(三)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 | |
1.與投資性房地產有關的后續支出 | 3 |
2.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 3 |
3.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 3 |
4.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模式的變更 | 3 |
(四)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和處置 |
1.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 | 3 |
2.投資性房地產的處置 | 3 |
八、資產減值 | |
(一)資產減值的概念 | |
1.資產減值的范圍 | 1 |
2.資產減值的跡象和測試 | 3 |
(二)資產可收回金額的計量 | |
1.估計資產可收回金額的基本方法 | 3 |
2.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的估計 | 3 |
3.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的估計 | 3 |
(三)資產減值損失的確認與計量 | |
1.資產減值損失確認與計量的一般原則 | 3 |
2.資產減值損失的會計處理 | 3 |
(四)資產組的認定及其減值處理 | |
1.資產組的認定 | 2 |
2.資產組的減值測試 | 2 |
3.總部資產的減值測試 | 2 |
(五)商譽減值測試與會計處理 | |
1.商譽減值測試的基本要求 | 2 |
2.商譽減值測試的方法與會計處理 | 2 |
九、負債 | |
(一)流動負債 | |
1.短期借款 | 3 |
2.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 | 3 |
3.應付票據 | 3 |
4.應付及預收款項 | 3 |
5.各種稅費的處理 | 3 |
6.應付利息 | 3 |
7.應付股利 | 3 |
8.其他應付款 | 3 |
(二)非流動負債 | |
1.長期借款 | 3 |
2.應付債券 | 3 |
3.長期應付款 | 3 |
十、所有者權益 | |
(一)所有者權益核算的基本要求 | |
1.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的區分 | 2 |
2.復合金融工具的拆分及會計處理 | 2 |
3.所有者權益的分類 | 1 |
(二)實收資本和其他權益工具 | |
1.實收資本和其他權益工具確認與計量的基本要求 | 3 |
2.實收資本和其他權益工具的會計處理 | 3 |
(三)資本公積 | |
1.資本公積的概念 | 1 |
2.資本公積的確認與計量 | 3 |
(四)其他綜合收益 | |
1.其他綜合收益的概念 | 1 |
2.其他綜合收益的確認與計量 | 3 |
(五)留存收益 | |
1.盈余公積 | 3 |
2.未分配利潤 | 3 |
十一、收入、費用和利潤 | |
(一)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 |
1.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 3 |
2.提供勞務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 3 |
3.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 3 |
4.建造合同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 3 |
(二)費用 | |
1.費用的構成 | 3 |
2.費用的確認與計量 | 3 |
(三)利潤 | |
1.利潤的構成 | 3 |
2.營業外收支的會計處理 | 3 |
3.本年利潤的會計處理 | 3 |
十二、財務報告 | |
(一)財務報告概述 | |
1.財務報告的定義和構成 | 1 |
2.財務報告列報的基本要求 | 1 |
(二)資產負債表 | |
1.資產負債表的內容及結構 | 3 |
2.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不得相互抵銷和允許抵銷的要求 | 3 |
3.資產和負債按流動性列報 | 3 |
4.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 | 3 |
(三)利潤表 | |
1.利潤表的內容及結構 | 3 |
2.利潤表的編制方法 | 3 |
(四)現金流量表 | |
1.現金流量表的內容及結構 | 3 |
2.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 | 3 |
(五)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 |
1.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內容及結構 | 3 |
2.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編制方法 | 3 |
(六)附注 | |
1.附注的主要內容 | 3 |
2.分部報告 | 3 |
3.關聯方披露 | 3 |
4.金融工具的披露 | 2 |
(七)中期財務報告 | |
1.中期財務報告的定義及其構成 | 3 |
2.中期財務報告的編制要求 | 3 |
3.中期財務報告附注的編制要求 | 3 |
十三、職工薪酬 | |
(一)職工和職工薪酬的范圍及分類 | |
1.職工的概念 | 1 |
2.職工薪酬的概念及分類 | 1 |
(二)短期職工薪酬的確認與計量 | |
1.貨幣性短期薪酬 | 3 |
2.帶薪缺勤 | 3 |
3.短期利潤分享計劃 | 3 |
4.非貨幣性福利 | 3 |
(三)離職后福利的確認與計量 | |
1.設定提存計劃 | 3 |
1.債務重組的定義 | 1 |
2.債務重組的方式 | 1 |
(二)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 | |
1.以資產清償債務 | 3 |
2.債務轉為資本 | 3 |
3.修改其他債務條件 | 3 |
4.以組合方式進行的債務重組 | 3 |
十七.政府補助 | |
(一)政府補助的概念 | |
1.政府補助的定義及其特征 | 1 |
2.政府補助的主要形式 | 1 |
3.政府補助的分類 | 1 |
(二)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 | |
1.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 3 |
2.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 | 3 |
十八、借款費用 | |
(一)借款費用的概念 | |
1.借款費用的范圍 | 1 |
2.借款的范圍 | 1 |
3.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 | 2 |
(二)借款費用的確認 | |
1.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的時點 | 3 |
2.借款費用暫停資本化的時間 | 3 |
3.借款費用停止資本化的時點 | 3 |
(三)借款費用的計量 | |
1.借款利息資本化金額的確定 | 2 |
2.借款輔助費用資本化金額的確定 | 2 |
3.外幣專門借款匯兌差額資本化金額的確定 | 2 |
十九、股份支付 | |
(一)股份支付的概念 | |
1.股份支付的四個主要環節 | 1 |
2.股份支付工具的主要類型 | 1 |
(二)股份支付工具的確認與計量 | |
1.股份支付工具確認與計量的原則 | 2 |
2.可行權條件的種類、處理和變更 | 2 |
3.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的取得 | 2 |
(三)股份支付的會計處理 | 2 |
二十、所得稅 | |
(一)所得稅會計的概念 | |
1.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理論基礎 | 1 |
2.所得稅會計的一般程序 | 3 |
(二)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及暫時性差異 | |
1.資產的計稅基礎 | 3 |
2.負債的計稅基礎 | 3 |
3.特殊交易或事項中產生資產、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 | 3 |
(三)遞延所得稅負債及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與計量 | |
1.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與計量 | 3 |
2.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與計量 | 3 |
3.適用稅率變化對已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影響 | 3 |
(四)所得稅費用的確認與計量 | |
1.當期所得稅 | 3 |
2.遞延所得稅 | 3 |
3.所得稅費用 | 3 |
二十一、外幣折算 | |
(一)記賬本位幣的確定 | |
1.記賬本位幣的定義 | 1 |
2.企業記賬本位幣的確定 | 3 |
3.境外經營記賬本位幣的確定 | 3 |
4.記賬本位幣變更的會計處理 | 3 |
(二)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 |
1.外幣交易的核算程序 | 3 |
2.即期匯率和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 | 3 |
3.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 3 |
(三)外幣財務報表折算 | |
1.境外經營財務報表的折算 | 3 |
2.境外經營的處置 | 3 |
二十二、租賃 |
(一)租賃的概念 | |
1.與租賃相關的定義 | 1 |
2.租賃的分類 | 1 |
(二)承租人的會計處理 | |
1.承租人對經營租賃的會計處理 | 2 |
2.承租人對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 | 2 |
(三)出租人的會計處理 | |
1.出租人對經營租賃的會計處理 | 2 |
2.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 | 2 |
(四)售后租回交易的會計處理 | |
1.售后租回交易的定義 | 2 |
2.售后租回交易的會計處理 | 2 |
二十三、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 |
(一)會計政策及其變更 | |
1.會計政策的概念 | 1 |
2.會計政策變更的概念 | 1 |
3.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變更的劃分 | 3 |
4.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 | 3 |
5.會計政策變更的披露 | 3 |
(二)會計估計及其變更 | |
1.會計估計的概念 | 1 |
2.會計估計變更的原因 | 1 |
3.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 | 3 |
4.會計估計變更的披露 | 3 |
(三)前期差錯及其更正 | |
1.前期差錯的概念 | 1 |
2.前期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 | 3 |
3.前期差錯更正的披露 | 3 |
二十四、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 |
(一)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概念 | |
1.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定義 | 1 |
2.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涵蓋的期間 | 1 |
3.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內容 | 1 |
(二)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會計處理 |
1.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會計處理原則 | 3 |
2.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會計處理方法 | 3 |
(三)非調整事項的會計處理 | |
1.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的會計處理原則 | 3 |
2.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的會計處理方法 | 3 |
二十五、企業合并 | |
(一)企業合并的概念 | |
1.企業合并的界定 | 1 |
2.企業合并的方式 | 1 |
3.企業合并類型的劃分 | 1 |
(二)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 | |
1.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原則 | 3 |
2.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 | 3 |
(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 | |
1.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 |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3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實驗班 |
班次特色 |
90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
相關文章
注冊會計師《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新舊考試教材變化對比 (2015-03-27 23:10:16) |
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新舊考試教材變化對比 (2015-03-27 23:08:21) |
注冊會計師《經濟法》新舊考試教材變化對比 (2015-03-27 23:05:47) |
注冊會計師《稅法》新舊考試教材變化對比 (2015-03-27 23:03:21) |
注冊會計師《審計》新舊考試教材變化對比 (2015-03-27 23:00:26) |
注冊會計師《會計》新舊考試教材變化對比 (2015-03-27 22:57:32) |
浙江注冊會計師考試報名費用 (2015-03-27 22:53:48) |
吉林注冊會計師考試報名費用 (2015-03-27 22:52:04) |
寧夏注冊會計師考試報名費用 (2015-03-27 22:51:15) |
寧夏注冊會計師考試報名簡章 (2015-03-27 22:4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