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輔導講義第十章(2)
第二節 審計抽樣的基本原理
一、樣本設計階段(教材P206)
1.確定測試的目標(請注意控制測試和細節測試的兩條線)
(1)控制測試的目標是獲取關于某項控制的設計或運行是否有效的證據;
(2)細節測試的目標是確定某類交易或賬戶余額的金額是否正確,以獲取與存在的錯報有關的證據。
2.定義總體(請注意控制測試和細節測試的兩條線)
(1)評價總體的適當性
注冊會計師應確定總體適合于特定的審計目標,包括適合于測試的方向。
例如:
①測試用以保證所有發運商品都已開單的控制是否有效運行,注冊會計師應將所有已發運的項目作為總體;
已開單(業務流程的上游)→已發運(業務流程的下游)
、跍y試應付賬款的高估,注冊會計師應將應付賬款清單定義為總體;
、蹨y試應付賬款的低估,注冊會計師應將后來支付的證明、未付款的發票、供貨商的對賬單、沒有銷售發票對應的收貨報告,或能提供低估應付賬款的審計證據的其他總體定義為總體,而不是將應付賬款清單定義為總體。
(2)評價總體的完整性
注冊會計師應當從總體項目內容和涉及時間等方面確定總體的完整性。
例如:
、購目傮w項目內容來看,從檔案中選取付款證明,除非確信所有的付款證明都已歸檔,否則注冊會計師不能對該期間的所有付款證明做出結論;
、趶目傮w項目涉及時間來看,如果對某一控制活動在財務報告期間是否有效運行做出結論,總體應包括來自整個報告期間的所有相關項目。
如果對一年中前10個月的控制活動使用審計抽樣做出結論,對剩余的兩個月則使用替代審計程序或單獨選取樣本。
(3)從代表總體的實物中選取樣本項目
注冊會計師必須詳細了解代表總體的實物,確定代表總體的實物是否包括整個總體。
例如:
、偃绻麑⑻囟ㄈ掌诘乃袘召~款余額定義為總體,代表總體的實物就是打印的該日客戶應收賬款余額明細表;
②如果將某一測試期間的銷售收入定義為總體,代表總體的實物就可能是記錄在銷售明細賬中的銷售交易,也可能是銷售發票;
③如果認為代表總體的實物遺漏了應包含在最終評價中的總體項目,注冊會計師應選擇新的實物,或對被排除在實物之外的項目實施替代程序。
3.定義抽樣單元(請注意控制測試和細節測試的兩條線)
(1)在控制測試中,抽樣單元通常是能夠提供控制運行證據的文件資料;
(2)在細節測試中,抽樣單元可能是一個賬戶余額、一筆交易或交易中的一項記錄,甚至為每個貨幣單元。
4.分層
(1)分層是指將一個總體劃分為多個子總體的過程,每個子總體由一組具有相同特征(通常為金額)的抽樣單元組成;
(2)如果總體項目存在重大的變異性,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分層;
(3)分層可以降低每一層中項目的變異性,從而在抽樣風險沒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減小樣本規模。
例如,函證應收賬款時,可以按應收賬款賬戶金額大小分為三層:
、賹τ诮痤~在10000元以上的應收賬款賬戶,應進行全部函證;
、趯τ诮痤~在5000~10000元的應收賬款賬戶,作為一個子總體選取樣本進行函證;
、蹖τ诮痤~在5000元以下的應收賬款賬戶,作為一個子總體選取樣本進行函證。
【例題3?多選題】在編制審計計劃時,需考慮影響樣本量大小的有關事項,對審計抽樣工作進行規劃。以下各項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可信賴程度要求越高,需選取的樣本量越大
B.劃分的次級總體越多,需選取的樣本量越大
C.可容忍誤差越小,需選取的樣本量越大
D.預期誤差越小,需選取的樣本量越大
【答案】AC
【解析】劃分次級總體的目的是保證重點審計(可能有較大的項目),并減少樣本量;注冊會計師如果認為存在預期誤差,則需選取的樣本量越大。
5.定義誤差構成條件(請注意控制測試和細節測試的兩條線)
(1)在控制測試中,誤差是指控制偏差;
(2)在細節測試中,誤差是指錯報。
二、選取樣本階段(教材P209-213)
1.確定樣本規模(確定可接受的抽樣風險、可容忍誤差和預計總體誤差,請結合教材P220表10-7和P221表10-8理解)
影響樣本規模的因素
影響因素 | 控制測試 | 細節測試 | 與樣本規模的關系 |
可接受的抽樣風險 | 可接受的信賴過度風險 | 可接受的誤受風險 | 反向變動 |
可容忍誤差 | 可容忍偏差率 | 可容忍錯報 | 反向變動 |
預計總體誤差 | 預計總體偏差率 | 預計總體錯報 | 同向變動 |
總體變異性 | ― | 總體變異性 | 同向變動 |
總體規模 | 總體規模 | 總體規模 | 影響很小 |
2.選取樣本的方法
(1)使用隨機數表或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選樣(隨機規則,在統計和非統計抽樣中使用);
(2)系統選樣(隨機規則,統計和非統計抽樣中使用);
(3)隨意選樣(非隨機規則,非統計抽樣中使用)。
3.對樣本實施審計程序(與抽樣沒有關系)
(1)對樣本實施審計程序通常與抽樣方法無關(如圖10-1中的A和B所示);
(2)應當針對選取的每個項目實施適合于具體審計目標的審計程序(請鏈接教材第九章第二節八種取證方法);
(3)對抽取樣本實施審計程序的目的是為了發現并記錄樣本中存在的誤差;
(4)如果注冊會計師無法對選取的抽樣單元實施計劃的審計程序,則要考慮實施替代程序;
(5)如果注冊會計師無法或者沒有執行替代審計程序,則應將該項目視為一項誤差。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3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實驗班 |
班次特色 |
90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