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順序法
1 、含義
順序法是指按照事先規定的品種順序,依次用各種產品的邊際貢獻補償整個企業的全部固定成本,直至全部由產品的邊際貢獻補償完為止,從而完成量本利分析的一種方法。
2 、排序方法
( 1 )樂觀的排列,即按照各種產品的邊際貢獻率由高到低排列,邊際貢獻率高的產品先銷售、先補償,邊際貢獻低的后銷售、后補償
( 2 )悲觀的排列,即假定各品種銷售順序與樂觀排列相反
( 3 )按照市場實際銷路是否順暢來確定,但這種順序的確定缺乏統一的標準,存在一定的主觀性。
【例 8-5 】 某公司生產銷售 A 、 B 、 C 三種產品,銷售單價分別為 20 元、 30 元、 40 元;預計銷售量分別為 30000 件、 20000 件、 10000 件;預計各產品的單位變動成本分別為 12 元、 24 元、 28 元;預計固定成本總額為 180000 元。
【要求】
( 1 )按邊際貢獻率由高到低的順序計算多種產品的保本點
表 8-3 順序分析表(降序)
順序 | 品種 | 邊際貢獻率 | 銷售收入 | 累計銷售收入 | 邊際貢獻 | 累計邊際貢獻 | 固定成本補償額 | 累計固定成本補償額 | 累計損益 |
1 | A | 40% | 600000 | 600000 | 240000 | 240000 | 180000 | 180000 | 60000 |
2 | C | 30% | 400000 | 1000000 | 120000 | 360000 | 0 | 180000 | 180000 |
3 | B | 20% | 600000 | 1600000 | 120000 | 480000 | 0 | 180000 | 300000 |
已知數據資料編制順序分析表,如表 8-3 所示。
有表 8-3 可以看出,固定成本全部由 A 產品來補償,那么企業要想達到保本狀態, A 產品的銷售額(量)需達到:
保本銷售量 =180000/ ( 20-12 ) =22500 (件)
保本銷售額 =22500 × 20=45000 (元)
A 產品銷售額達到 450000 元,即銷售 22500 件時,企業保本。企業的保本狀態與 B 、 C 產品無關。
( 2 )按邊際貢獻率由低到高的順序計算。
根據已知數據資料編制順序分析表,如表 8-4 所示。
表 8-4 順序分析表(升序)
順序 | 品種 | 邊際貢獻率 | 銷售收入 | 累計銷售收入 | 邊際貢獻 | 累計邊際貢獻 | 固定成本補償額 | 累計固定成本補償額 | 累計損益 |
1 | B | 20% | 600000 | 600000 | 120000 | 120000 | 120000 | 120000 | -60000 |
2 | C | 30% | 400000 | 1000000 | 120000 | 240000 | 60000 | 180000 | 60000 |
3 | A | 40% | 600000 | 1600000 | 240000 | 480000 | 0 | 180000 | 300000 |
B 產品的銷售量需達到 20000 件,此時銷售額為 600000 元。
C 產品的銷售額(量)需達到:
保本銷售量 =60000/ ( 40-28 ) =5000 (件)
保本銷售額 =5000 × 40=200000 (元)
當 B 產品銷售額達到 600000 元,即銷售 20000 件,同時, C 產品銷售額達到 200000 元,即銷售 5000 件時,企業保本。企業的保本狀態與 A 產品無關。
(五)主要產品法
1 、基本原理
當企業產品品種較多的情況下,如果存在一種產品是主要產品,它提供的邊際貢獻占企業邊際貢獻企總額的比重較大,代表了企業產品的主導方向,則可以按該主要品種的有關的資料進行置本利分析,視同于單一品種。
2 、計算方法
主要產品法計算方法與單一品種的量本利分析相同
【提示】
( 1 )確定主要品種應以邊際貢獻為標志,并只能選擇一種主要產品。
( 2 )主要產品法的依據是:主要產品必須是企業生產經營的重點,因此固定成本應主要由該產品負擔。
四、 目標利潤分析
(一)目標利潤的銷售水平確定
利用本量利的基本模型,已知目標利潤,倒求銷量或銷售額。
【提示】
目標利潤一般是指息稅前利潤,若已知目標稅后利潤:
目標利潤 = 稅后目標利潤 /(1- 所得稅率 )+ 利息
【例 8-6 】 某企業生產和銷售單一產品,產品的單價為 50 元,單位變動成本為 25 元,固定成本為 50000 元,如果將目標利潤定為 40000 元。
【補充要求】計算實現目標利潤的銷售量和銷售額
【解析】
實現目標利潤的銷售量 = ( 50000+40000 ) / ( 50-25 ) =3600 (件)
實現目標利潤的銷售額 = ( 50000+40000 ) /50%=180000 (元)
(二)實現目標利潤的措施
已知目標利潤倒求單價、銷量、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實質還是本量利基本公式的運用。
【例 8-7 】 某企業生產和銷售單一產品,產品的單價為 50 元,單位變動成本為 25 元,固定成本為 50000 元,銷量 3600 件,假定該公司將目標利潤定為 58000 元。
【要求】從單個因素來看,影響目標利潤的四個基本要素該做怎樣的調整?
【答案】
( 1 )實現目標利潤的銷售量 = (固定成本 + 目標利潤) / 單位邊際貢獻 = ( 50000+58000 ) / ( 50-25 ) =4320 (件)
( 2 )實現目標利潤的單位變動成本 = 單價 - (固定成本 + 目標利潤) / 銷售量 =50- ( 50000+58000 ) /3600=20 (元)
( 3 )實現目標利潤的固定成本 = 邊際貢獻 - 目標利潤 = ( 50-25 )× 3600-58000=32000 (元)
( 4 )實現目標利潤的單價 = 單位變動成本 + (固定成本 + 目標利潤) / 銷售量 =25+ ( 50000+58000 ) /3600=55 (元)
五、利潤敏感性分析
(一)各因素對利潤的影響相度
1. 敏感系數的計算
敏感系數 = 利潤變動百分比/因素變動百分比
【例 8-8 】 某企業生產和銷售單一產品,計劃年度內有關數據預測如下:銷售量 100000 件,單價 30 元,單位變動成本 20 元,固定成本為 200000 元。假設銷售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分別增長了 10% ,要求計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數。
【解析】
預計的目標利潤 = ( 30-20 )× 100000-200000=800000 (元)
( 1 )銷售量的敏感程度
銷售量 =100000 ×( 1+10% ) =110000 (件)
利潤 = ( 30-20 )× 110000-200000=900000 (元)
利潤變動百分比 = ( 900000-800000 ) /800000=12.5%
銷售量的敏感系數 =12.5%/10%=1.25
【提示】
對銷售量進行敏感分析,實質上就是分析經營杠桿現象,利潤對銷售量的敏感系數其實就是經營杠桿系數。
( 2 )銷售單價的敏感程度
單價 =30 ×( 1+10% ) =33 (元)
利潤 = ( 33-20 )× 100000-200000=1100000 (元)
利潤變化的百分比 = ( 1100000-800000 ) /800000=37.5%
單價的敏感系數 =37.5%/10%=3.75
( 3 )單位變動成本的敏感程度
單位變動成本 =20 ×( 1+10% ) =22 (元)
利潤 = ( 30-22 )× 100000-200000=600000 (元)
利潤變化百分比 = ( 600000-800000 ) /800000=-25%
單位變動成本的敏感系數 =-25%/10%=-2.5
( 4 )固定成本的敏感程度
固定成本 =200000 ×( 1+10% ) =220000 (元)
利潤 = ( 30-20 )× 100000-220000=780000 (元)
利潤變化的百分比 = ( 780000-800000 ) /800000=-2.5%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數 =-2.5%/10%=-0.25
這說明固定成本每上升 1% ,利潤將減少 0.25% 。
【例題 5 •單選題】假設某企業只生產銷售一種產品,單價 50 元,邊際貢獻率 40 %,每年固定成本 300 萬元,預計來年產銷量 20 萬件,則價格對利潤影響的敏感系數為( )。
A.10 B.8 C.4 D.40 %
【答案】 A
【解析】來年預計利潤=收入 - 變動成本 - 固定成本 =20 × 50-20 × 50 × (1-40 % )-300 = 100 (萬元)。假設價格增長 10 %,達到 55 元,單位變動成本不變還是 30 ,由于單價變動,所以不能用原來的邊際貢獻率來計算。預計利潤 =20 × 55-20 × 30-300=200 (萬元),利潤變動率 =(200-100) / 100=100 %,單價的敏感系數 =100 %/ 10 % =10 。
2 、各因素敏感順序
第—,某一因素的敏感系數為負號,表明該因素的變動 與利潤的變動為反向關系;反之亦然。
第二,單價的敏感系數 一般應該是最大的。
第三,在不虧損狀態下,敏感系數最小的因素,不是單位變動成本就是固定成本。
(二)目標利潤要求變化時允許各因素的升降幅度
實質上是各因素對利潤影響程度分析的反向推算,在計算上表現為敏感系數的倒數。
六、量本利分析在經營決策中的應用
總的原則:利用本量利的基本模型,找到利潤最大的方案為最優方案。
【例 8-9 】 某公司在原有生產線使用年限到期之后,面臨著更換生產線的選擇。可以選擇購買與原來一樣的生產線,也可以購買一條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生產線。原有生產線的價格為 150000 元,而新的生產線的價格為 300000 元,兩種生產線的使用年限均為 5 年,無殘值。兩種生產線生產出來的產品型號、質量相同,市場售價 50 元 / 件。有關數據如表 8-5 所示。
【補充要求】
( 1 ) 計算兩種生產線下的保本點銷量
( 2 )計算兩種生產線利潤相同時的銷量水平,并判斷如何進行決策。
表 8-5 數據資料
項目 | 原來生產線 | 新生產線 | |
直接材料 | 15 | 15 | |
直接人工 | 12 | 10 | |
變動制造費用 | 10 | 10 | |
固定制造費用(假設只包括折舊) | 30000 | 60000 | |
年銷售費用 | 固定部分 | 10000 | |
變動部分 | 5 | ||
年管理費用(假設全部為固定費用) | 10000 |
表 8-6 計算分析過程
項目 | 原來生產線 | 新生產線 |
單位產品售價 | 50 | 50 |
單位變動成本 | 15+12+10+5=42 | 15+10+10+5=40 |
單位邊際貢獻 | 8 | 10 |
年固定成本 | 30000+10000+10000=50000 | 60000+10000+10000=80000 |
保本點 | 6250 | 8000 |
假設年產銷量為 X ,則兩種生產方式下的年利潤分別為:
原來生產線利潤 =8X-5000
新生產線利潤 =10X-80000
有 8X-5000=10X-80000 ,得到 X=15000 。
這說明當年產銷量為 15000 件時,使用兩種生產線的年利潤相等;當年產銷量低于 15000 件時,采用原來的生產線所獲得利潤較多;當年產銷量高于 15000 件時,采用新的生產線所獲得的利潤較多。雖然采用新的生產線后,保本點變大了,風險增加了,但是如果年產銷量能夠超過 15000 件的話,采用新的生產新會比使用原來生產線創造更多的利潤。因此,如何選擇取決于對產銷量的估計。
【例 8-10 】 沿用例 8-9 的資料,假設該公司通過對產銷量的估計決定采用新的生產線。并對原有產品進行了研發,開發出新產品 A 和新產品 B 。原有產品的產銷量為 20000 件。企業面臨投產決策,有以下三種方案可供選擇:
方案一:投產新產品 A , A 產品將達到 9000 件的產銷量,并使原有產品的產銷量減少 20% ;
方案二:投產新產品 B , B 產品將達到 4000 件的產銷量,并使原有產品的產銷量減少 15% ;
方案三: A 、 B 兩種新產品一起投產,由于相互之間的影響,產銷量將分別為 10000 件和 2000 件,并使原有產品的產銷量減少 50% 。
另外,投產新產品 B 還需要增加額外的輔助生產設備,這將導致每年的固定成本增加 10000 元。其他相關資料如表 8-7 所示,分析過程如表 8-8 所示。
表 8-7 企業成本計算表
項目 | 原有產品 | 新產品 A | 新產品 B |
年銷售量 | 20000 | 9000 | 4000 |
售價 | 50 | 60 | 75 |
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 40 | 45 | 50 |
單位邊際貢獻 | 10 | 15 | 25 |
年固定成本 | 80000 | - | 10000 |
表 8-8 計算分析過程
項目 | 投產新產品 A | 投產新產品 B | 投產新產品 A 和 B (視為聯合單位, A 和 B 的比為 5:1 ) |
年銷售量 | 9000 | 4000 | 2000 |
單位產品邊際貢獻 | 15 | 25 | 100 |
邊際貢獻總額 | 135000 | 100000 | 200000 |
原有產品減值損失 | 20000 × 10 × 20% =40000 | 20000 × 10 × 15% =30000 | 20000 × 10 × 50% = 100000 |
增加的固定成本 | 0 | 10000 | 10000 |
投產新產品增加的稅前利潤 | 95000 | 60000 | 90000 |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中級會計實務》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碱}庫、VIP會員 | 380 |
購買![]() |
《經濟法》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碱}庫、VIP會員 | 380 |
購買![]() |
《財務管理》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VIP會員 | 380 |
購買![]() |
2門精講班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碱}庫、VIP會員 | 720 |
購買![]() |
3門精講班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VIP會員。 | 960 |
購買![]() |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中級會計實務》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碱}庫+VIP會員+當前不過,下期免費 | 680 |
購買![]() |
《經濟法》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VIP會員+當前不過,下期免費 | 680 |
購買![]() |
《財務管理》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碱}庫+VIP會員+當前不過,下期免費 | 680 |
購買![]() |
2門通關班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碱}庫+VIP會員+當前不過,下期免費 | 1200 |
購買![]() |
3門通關班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碱}庫+VIP會員+當年不過,下年免費。 | 1800 |
購買![]() |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中級會計實務》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碱}庫+VIP會員+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1000 |
購買![]() |
《經濟法》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碱}庫+VIP會員+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1000 |
購買![]() |
《財務管理》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碱}庫+VIP會員+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1000 |
購買![]() |
2門協議班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碱}庫+VIP會員+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2000 |
購買![]() |
3門協議班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碱}庫+VIP會員+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3000 |
購買![]() |
科目 | 版本和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中級會計實務》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綜合版:模擬考試系統+網絡題庫系統(章節題庫+試卷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經濟法》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綜合版:模擬考試系統+網絡題庫系統(章節題庫+試卷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財務管理》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綜合版:模擬考試系統+網絡題庫系統(章節題庫+試卷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2門綜合版 | 2門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綜合版:模擬考試系統+網絡題庫系統(章節題庫+試卷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200 |
購買![]() |
3門綜合版 | 3門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綜合版:模擬考試系統+網絡題庫系統(章節題庫+試卷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300 |
購買![]() |
科目 | 版本和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中級會計實務》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240 |
購買![]() |
《經濟法》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240 |
購買![]() |
《財務管理》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240 |
購買![]() |
2門實驗版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480 |
購買![]() |
3門實驗版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720 |
購買![]() |
專業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