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杰 王心齊 孔兆國
近年來,隨著建筑施工企業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改制后的建筑施工企業普遍推行內部承包經營責任制,出現了“以包代管”或“包而不管”的現象,一些企業采取“交足國家的稅,交夠企業的費,剩下的承包者自己來支配”的失控粗放的管理方式,忽視了對企業的財務管理,致始企業經濟效益逐年下降。作為長期從事建筑企業基層單位財務工作的財務工作者,深感加強財務管理,尤其是實施內部財務控制的重要性。針對這些問題,就對如何確立財務管理的中心地位,加強財務內部控制,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以及如何改進和完善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問題與大家進行如下探討。
一、財務管理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財務管理以資金管理為中心,資金管理以內部財務控制為中心,這不是人的主觀意志確定的,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1、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是企業的宗旨和性質所決定的
企業作為以盈利為目標的經濟組織存在于社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追求自身盈利是企業的根本宗旨。企業追求價值增值的結果,就是社會財富的極大化。只要企業堅持合法經營,依法納稅,其盈利越多,說明對社會的貢獻越大。在這種形勢下,要求企業必須把在傳統計劃經濟條件下的事后算帳變為事前預測。如果我們進行某項投資決策,不能輕易憑經驗數字下結論,必須經過事前預測,對該項投資的投入產出做資金分流的分析比較,進行財務可行性的分析后才能做出決策。所以,把財務管理擺在企業管理的中心地位,加強財務內部控制,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客觀要求。
2、財務管理的性質決定了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財務管理是一種價值管理。一般認為,企業財務管理,就是對企業資金運動全過程的管理。而資金運動就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貨幣表現。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從實物形態看,表現為物質財產的活勞動的不斷購進,消耗,轉化和售出。從價值形態看,隨著物質財產的活動的不斷購進,消耗,轉化和售出,表現為資金的不斷運動,以及利用價值形態進行的預測、決策、控制、分析、考核等一系列活動。其次,財務管理是一種綜合性的管理。由于財務管理是一種價值管理,它的管理對象以價值形式表現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所以財務管理又是一種綜合性管理。哪里有經濟活動,哪里就有資金運動,哪里就屬于財務管理的范圍。企業的各種經營活動,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都與財務管理有密切的關系。再次,從企業管理的目標來看,既然其主要目標是財務成果的最大化和財務狀況的最大化,那么企業的各項工作就應該都圍繞著這個目標來進行,把這個目標作為各項管理工作出發點和歸宿。而這一目標的確定、實施過程中的信息反饋和目標實現程度的考核、評價都離不開財務管理,并且主要通過財務管理工作來實現的。這是因為只有財務管理,才有這種價值管理和綜合管理的性質,才具有這種職能。由此可見,企業各項管理工作的全過程都離不開財務管理。
管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效益,企業管理本身就是企業為自身謀利的理財活動。管理是生產力,以管理出效益,必須高度重視企業管理。追求經濟效益的企業,必然把財務管理擺在企業管理的中心地位。
二、如何確立財務管理的中心地位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加強財務管理進行財務內部控制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財務工作必需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達到促進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1、加強資金管理,活化資金是加強財務管理的中心工作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是資金運動的表現。資金運轉順暢,則生產經營展現生機,資金運轉受阻,則生產經營陷入困境。
加強資金管理,首先要強化資金的調度,集中調控資金流向。要使資金合理運行,必須統籌全局,集中調度。如果企業的財權過于分散,則大量的資金形不了合力,雖然會出現一些局部的繁榮或生機,但整個企業必將陷入僵局。企業財務管理必須堅持預測、計劃、控制、考核、評價,要量力而行,堅持量入而出的原則;合理安排投資方向,投資順序和投資強度。必須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個人三者的關系,著重是處理好固定資產投資和營運資金的結構關系。在安排資金計劃時,必須首先打足生產經營資金,避免出現生產經營資金缺口,防止擠占營運資金或舉債購置、建造固定資產。尤其是非生產性固定資產的購建更應慎重決策。切不可因盲目支付而造成近期資金緊張,遠期包袱沉重的投資等決策失誤;其次,必須狠抓資金的回籠,疏通資金活動的主渠道。企業資金充裕活化的主要渠道之一是銷售貨款的回收,施工企業則是收回被拖欠的工程款。而目前,一些不規范的行為來自發包工程任務的業主,墊資、交付“保證金”、拖欠工程款等成為普遍存在的行為,且一時難以杜絕這成為資金困擾的重要因素,企業財務必須進行適時的安排,適時的控制,減少和杜絕因財務管理和控制不嚴帶來的經營困擾。再者,加強資金管理必須限儲壓庫,盤活沉淀積壓資金。沉淀積壓的資金不僅自身存在著損失和貶值的風險,而且會使全局資金僵固。為保證生產經營和各項工作的正常進行,存儲一定的材料、配件是必要的。但是超出限量,高額存儲,不僅在觀念上離時代和形勢要求差距太大,而且還承擔著毀損、貶值等風險。尤其是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既要承擔資金成本這個包袱,同時又導致全局資金周轉受阻,所以企業的決策者決不能對此掉以輕心。
2、強化成本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永恒主題
成本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指標,成本的高低不僅決定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而且決定著企業競爭的強弱。因此,成本管理不僅是財務管理的永恒主題,而且是全員參加的一項經常性管理活動。它體現企業的基礎管理工作是否扎實、過硬。充分挖掘企業內部潛力,向管理要效益。這項管理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一項實實在在的細致的組織工作。企業要緊緊抓住這個“牛鼻子”不松手,重點抓好人工費、材料費這兩個成本項目,把降低成本的指標層層分解,做到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形成企業上下人人關心成本,人人關心效益的新機制。徹底改變過去那種工人只管干,干部只管算,干算脫節的局面,把工人的責權利統一起來。
成本管理實際就是通過成本來計劃控制經濟活動。在計劃經濟下,企業吃國家的大鍋飯,職工吃企業的大鍋飯,企業經營好壞與企業職工自身利益關系不大,企業和職工的成本觀念淡薄。在市場經濟下企業自負盈虧,經營好壞與企業和職工的利益緊密相關,降低成本已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客觀要素。
成本如同一面鏡子,是考核企業經濟效益和衡量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質量的綜合指標,企業各方面管理的成果最終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在成本中,因此成本管理的范圍不能限于生產活動,還應擴大到生產組織、計劃,材料的采購、供應,勞動力的調配等生產經營各個領域,形成成本的全過程管理和全員管理。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不斷檢查標準的執行情況,從成本發生的根源上揭示和分析差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成本核算的時間上我們最好是采用月結成本或旬結成本,改變過去施工企業季結成本的老傳統,這樣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加以改進。所以說強化成本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永恒主題。
三、如何改進和完善財務管理
把財務管理擺到企業管理的中心地位來加強財務管理,就必須理順和處理好多方面的關系和問題,以保證財務管理乃至業務管理工作的順暢,從而促進企業效益的提高。
1、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的企業,都應具有明確的產權關系,權責關系,必須能夠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在繼續推進企業改革,轉換企業的經營機制中,塑造出充滿活力的微觀經濟主體。在初步建設成全國完整、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中。要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必須要有完善的財務管理做保證,概括地說,不論國家還是企業都要以各項經濟政策,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杠桿,通過市場,來實現經濟總量的基本平衡和結構優化,保證國民收入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財務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企業領導,種類人員應倍加重視。一是從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財務工作“大出納”的舊觀念中解脫出來,把此項工作作為企業管理的中心環節,抓緊抓好,抓出效果。二是大力支持并協助財務人員履行職責,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秩序,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關心他們的生活,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三是中大膽提拔和使用懂業務,會理財的人員,實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之道,并聽取他們的合理化建議,更好地為企業經營管理服務。四是進一步轉變財務制度管理職能,財務人員要用好新制度賦予的理財自主權。在做好記賬、算賬、報賬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為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制定出有意義的內控管理制度和辦法。從而更好的發揮財務工作的職能作用。五是財務人員自身要提高對本職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認識。要堅持原則、敬業愛崗、鉆研技術、務實奉獻、獻技獻策、依靠群眾、創造成效,樹立雄心、振奮精神,千方百計做好本職工作。
2、強化管理,轉變職能。
市場經濟機制運行,迫切需要企業強化財務管理,轉變職能,應用“兩則”“兩制”等新的會計法規和會計準則,重塑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新機制。一是由傳統的管財、守財型的管理方式,向聚財生財型管理方式轉變。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僅僅滿足于守財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審時度勢地成為企業聚財有方,生財有道的“活財神”。任何一個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健康地生存,并不斷地發展自己,除努力增加自己的經濟實力。管好用好企業的資本外,必須學會聚財有方,生財有道,必須根據生產經營需要和財政金融管理的要求,善于聚財和充分利用社會閑散的資金,廣開籌資渠道,“借船下海,借雞下蛋”,以小錢換大錢,錢中生錢。二是由被動執行型向主動參與型轉變。財務管理是一種綜合性管理,它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做好企業的財務管理,是搞好經營管理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徑。企業財務人員,要有強烈的主人翁意識,虛心傾聽各方面的有益意見,把振興企業與財務工作緊密聯系起來,主動參與,主動研究,主動扶持企業的經濟建設和發展。與此同時,積極參加市場調查,參與投資論證,參與企業經營決策,徹底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被動執行型,當好領導的參謀和助手。三是要由單純保障,算帳型向經營管理型轉變。保障資金供應,搞好記帳,算帳是財務工作的最基本的職能。然而“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會窮”。算計是指我們辦每件事之前要有可靠的信息和科學的預測,事中要有嚴密的控制手段,事后要有檢查、考核、評價資金結果。總之財務工作要由靜態工作向動態工作轉變,由“帳房先生”向經營管理型人員轉變。
3、強化財務管理,嚴肅財經活動
目前,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處在起步階段,其運行的機制還不很健全,與之相配套的各種法規不夠完善,因而有時也會有各種形式的違法違紀現象來影響著國家和企業的利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客觀上要求強化財務管理,以擺脫計劃經濟體制下財務管理的從屬地位,使用權財務管理在觀念上統帥,在制度上制約,在利益上獎懲各專業管理,使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都圍繞經濟效益這個根本宗旨而開展。一是企業領導和財務人員要學法、懂法、守法、護法,進一步增強法紀觀念,自覺用有關法規來規范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正確處理好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做到處處依法辦事,依法經營。二是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內控制度的管理和執行,把財務日常監督工作納入財務管理的全過程,形成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發展機制,切實做到令行禁止,執紀必嚴,違紀必究,賞罰分明,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三是加強成本管理,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要圍繞成本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千方百計堵塞漏洞,搞好增收節支工作。
4、加強財務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領導的參謀助手作用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對企業財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財務工作在生產經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十分重要。為此,必須努力做好各項工作。一是廣大財務人員要學習知識鉆研業務,盡快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二是認清當前改革與發展的新形勢,增強搞好財務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為企業財務工作再上新臺階做出新貢獻。三是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以規范化、科學化的財務基礎工作,保證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四是逐步實現財務管理電算化,使財務管理工作向現代化發展。五是建立科學合理的培養、評價、選拔財務人員的競爭機制,把競爭機制引入企業財務工作的全過程,以激勵更多優秀人員,脫穎而出,勇挑重擔。六是要把財務管理作為各項工作的頭等大事來做,為企業領導進行經濟預測、決策、分析,提供正確的會計信息資料,當好家理好財。
5、正確處理財務管理與其他專業管理的關系
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并不等于以財務部門為中心,而是要把財務管理作為增強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環節和提高企業資金效益的重要途徑來抓。企業財務人員要擺正位置,虛心向其他專業人員學習,理順財務系統和其他系統的工作關系。同時企業各級領導和各業務系統的同志要支持,幫助財務部門和財務人員為其創造好的工作氛圍和環境,共同把財務管理提高到新水平。
綜上所述,在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必須確立以財務管理為中心地位,扎實做好這項管理工作,才能使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逐步走向快速發展之路。
聯系電話:0514-6977136
電子信箱:zcj8699@126.com
郵政編碼:225200
聯系地址:江蘇江都市舜天路200號建工大廈十一樓
(感謝作者向江蘇財經信息網投稿,其他媒體如要引用轉載必須征得作者本人同意,否則責任自負。本站采用的稿件僅出于信息交流的目的,不代表網站的觀點,歡迎賜稿,歡迎批評指正。投稿信箱:tougao@jsc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