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目前中國稅收結構中的第一大稅種,增值稅改革一直牽動各行業以及全社會的神經。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近日指出,今年我國將在一些生產性服務業領域推進增值稅改革試點,相應調減營業稅,從制度上逐步解決貨物與勞務稅收政策不統一的問題。完善消費稅制度,將部分容易產生環境污染、大量消耗資源的產品以及部分高檔消費品納入消費稅的征收范圍。
提到增值稅,總不免會談到營業稅,二者有沒有重復征收,這點格外引人關注。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稅負是降還是升?增值稅若改革,將會從哪些行業開始試點?記者就增值稅改革的相關話題采訪了業內專家。
“說一點重復征稅的嫌疑沒有,這也不科學”
繼營業稅、個人所得稅之后,日前石家莊市對二手房交易又開征了土地增值稅。這是否會有重復征稅的嫌疑呢?
中央財經大學張廣通副教授向記者介紹說,土地增值稅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就已開征,但在開征的早期,許多地方為了促進房地產業的繁榮,沒有嚴格執行,即使執行,房地產的計稅依據普遍核定較低,征收率也很低,依法征稅、依率計征基本沒有落在實處。
他認為,現在隨著房地產業宏觀調控力度的持續加大,各地在中央的督促下,不得已開始恢復或加大土地增值稅的征收力度,是符合中央精神的。不只石家莊市會如此,其他省市也將陸續取消土地增值稅的減免優惠,因而不存在開征新稅或重復征稅的問題。
“從土地增值稅的性質來看,它是用稅收調節國有土地增值收益的一種手段,與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營業稅有關聯,但各稅種的計稅依據不同,功能作用也不同,不能簡單理解為重復征稅,但說一點重復征稅的嫌疑沒有,似乎也不科學,這個問題還值得探討。增值稅試點期間,不參與試點的行業當然不會免征營業稅,但試點行業的營業稅當然會改為征收增值稅,所以不存在兩稅重復征收的問題。”張廣通進一步補充說。
北京華稅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天永告訴記者說,現實房地產稅制相當復雜,重復征稅比較突出。
“按照營業稅的規定,單位和個人銷售或轉讓其購置的不動產或受讓的土地使用權,以全部收入減去不動產或土地使用權的購置或受讓原價后的余額為營業額。二手房土地增值稅的計稅依據各地有不同,但基本都以全部收入減去購置原價后的余額為增值額。因此,納稅人在此部分的收入會收到重復征稅。”他告訴記者。
劉天永補充說,除營業稅與土地增值稅外,個人轉讓二手房的所得還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之前繳納過的營業稅與土地增值稅并不屬于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扣除范圍,更加重了二手房交易中納稅人的稅收負擔。
“營業稅應逐步改革為增值稅需要長遠考慮”
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許善達曾表示,營業稅應逐步改革為增值稅,業內人士是否認同他的觀點呢?
劉天永認為,營業稅應逐步改革為增值稅需要長遠考慮,不能一刀切。他提到了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營業稅的改革實際涉及到了分稅制改革。因為營業稅屬于地方稅,而增值稅屬于中央地方共享稅。分稅制改革將影響地方和中央的利益,需要長遠的考慮。
其次,營業稅改革為增值稅,并不能完全實現降低稅負的目的。營業稅與增值稅都屬于流轉稅,有不同的側重和不同的意義。取消營業稅,就使得在流轉環節缺少了征稅對象的針對性,也缺少了納稅人不同情況的考慮。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會損害納稅人的利益。
張廣通告訴記者說,將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或取消營業稅,這個問題在學術界和財稅系統早已達到共識,也是國際慣例,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推行,何時推行,推行到什么程度。增值稅與營業稅并存,帶來了很多問題。
他認為,從稅制角度來看,兩稅并存,使增值稅制和營業稅制都人為復雜化,稅源交叉重疊,不好劃分;增值稅納稅人和營業稅納稅人之間存在稅負不平衡的問題;增值稅屬于共享稅,由國稅局負責征收,營業稅屬于地方稅,由地稅局負責征收,國稅與地稅之間的工作關系和利益矛盾始終存在,不好協調,納稅人有時無所適從;增值稅依靠專用發票來管理,而營業稅靠普通發票來管理,將營業稅轉化為增值稅,給專用發票的管理帶來很大壓力。另外,將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將會增加共享稅收入、相應減少地方政府的營業稅收入,這需要分稅制體制的配套調整。由上可見,增值稅擴圍是大勢所趨,從理論上沒有問題,但實踐中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營業稅改增值稅后服務業稅負能否降低仍是未知數
服務業是一個涉及面非常廣的行業,與人們的生產生活關系十分密切,也是“十二五”期間國家重點扶持和發展的領域。增值稅擴圍后服務業是否能夠真正降低稅負,這是很多人關注的問題。
張廣通認為,大體來看,服務業掙錢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靠高智商,一種是靠高體力。這兩種經營方式,都沒有多少固定資產進項稅可抵扣,有些甚至連原材料的消耗都很少。如果統一按17%去征稅,勢必大大提高經營者的稅收負擔,導致服務業產品價格的普遍上漲,這與抑制通貨膨脹的政策是相抵觸的;如果按各行業的情況分別制定高低不同的多種稅率,又違背增值稅的中性特征,沖淡了改革的意義;如果把服務業企業都當作小規模納稅人來管理,實行較低的征收率,也不是不可以,但這又不符合服務業的發展現狀。
“可見,目前將服務業廣泛納入增值稅的征收范圍還不具備條件。可行的辦法只能是選擇部分重復征稅嚴重、征管條件也基本具備的行業先行試點,等時機成熟了再推廣,大部分服務行業試行增值稅還有待時日。另外,服務業在吸納勞動力就業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推行增值稅、加重服務業的稅負肯定不是改革的方向。”張廣通補充道。
劉天永認為,稅負是繳納稅款與業務收入的一個比值,降低稅負就是要減少稅款。對于生產性服務業來說,增值稅擴圍不一定能降低稅負。增值稅計稅基礎是增值額,如果增值額越大,繳納的稅款越多。與純生產制造業相比,生產性服務業的增值額可能更高,因此可能繳納比原先繳納營業稅更多的稅款,最后導致稅負反而更高。
增值稅擴圍可能從建筑業、運輸業入手
哪些領域或者行業最有可能率先進行增值稅改革試點,這是業內人士普遍關心的問題。
張廣通認為,從現實性來看,建筑業和交通運輸業最有可能率先改征增值稅。建筑業是一個暴利行業,增值額和利潤均較大,而且消耗的增值稅貨物較多,重復征稅情況較嚴重,改征增值稅不僅可以增加財政收入,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對原材料和外購固定資產的重復征稅問題,適當減輕稅負,對降低房價有一定好處;交通運輸業是一個發展比較快的行業,增值特征明顯,而且稅務部門已對運輸發票的管理和認證積累了一定經驗,運輸費早已納入增值稅的特殊抵扣范圍。除此之外,銀行業、保險業、典當業、擔保業、證券業、融資租賃業等金融行業及經營性租賃等也具備征收增值稅的部分條件。但金融業的增值稅稅率可能會低于其他行業。
張廣通告訴記者說:“建筑業和交通運輸業的試點如果推行的話,估計最早會從下半年開始,具體時間取決于實施方案的制定情況和稅務機關的征管技術準備情況。”
劉天永則認為,征收增值稅改革的試點可能先從增值額不高的領域或行業開始。由于增值額不高,在改革后,企業繳納的稅款會比繳納營業稅的稅款少,從而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
今年將進行增值稅改革試點,至于可以優先在那些地區將營業稅改為增值稅,許善達認為,一次性將所有營業稅都改成增值稅的可能性不大,可以先選擇一兩個稅目、選擇部分地區進行試點,建議在上海試行。他給出的理由是:上海是國家批準的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而金融保險和運輸營業稅都是稅目,把它們先改成增值稅,是一種可以考慮的方向。
現在準備試點,估計什么時間能在全國范圍推開增值稅改革呢?劉天永認為,估計從試點到全國范圍推行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一是改革試點需要長時間才能見效,二是需要有相應的稅制改革與法律法規的修改。張廣通則認為,除了上述行業以外,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增值稅的全面改革遙遙無期。
記者手記
增值稅轉型用了6年,企業所得稅合并用了5年,營業稅改增值稅要花的時間估計也短不了。選擇部分地區、部分行業來試點,然后再逐漸擴大范圍,覆蓋所有稅目和地區,這是比較穩妥可行的辦法。
我們知道,營業稅改增值稅這一變革必然影響到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財政收入的分配。因此,可想而知,營業稅改增值稅不僅僅是單個稅目、稅制的改革,還是中國財政體制和各方利益的調整,實施起來肯定極具難度。
誠如專家所言,現在推行增值稅制度,關鍵在于現在如何推行,何時推行,推行到什么程度。推行增值稅的大方向沒錯,關鍵是一定要在具體的實施中制定可操作性強、大家可以接受的一些細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