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小微信貸服務之渤海銀行篇■本報記者 侯美麗
當前,國內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普遍面臨“三高兩荒”的局面,資金鏈緊張,特別是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上半年,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經營陷入困境,部分地區甚至出現集中倒閉現象。渤海銀行中小企業部總經理劉書杰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渤海銀行對待小微企業的態度是“不惜貸、不抽貸”,并在信貸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積極騰挪貸款規模向小微實體經濟傾斜。
把銀行柜臺搬到小微企業里
蕭紹地區是浙江紡織行業最發達的地區,浦陽肯萊特鞋業公司就身處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里,短短五年時間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坊迅速成長為鎮上的第四名,為浦陽鎮實實在在地增加了6000萬元的工業產值。但就在公司發展的關鍵期,肯萊特遇到了資金困境,為了完成大訂單,廠房要擴充,員工隊伍要壯大。
肯萊特鞋業的李老板就犯起愁來了,一方面自己的廠子規模小,難入銀行的眼,另一方面自己還希望放貸的時間要快、手續簡便、利息還要低。所以聯系的銀行不少,但很多了解一下情況就沒了下文。
就在這時候,渤海銀行杭州蕭山支行來到了浦陽鎮,在浦陽鎮走訪過程中接觸到浦陽工藝鞋協會,并由協會牽頭認識了遭遇困境的會員企業,還把業務組帶到了協會現場辦公。僅用10余天時間就完成了從資料收集到放款的全部工作,對包括肯萊特在內的四家工藝鞋企業進行聯保授信,合計發放貸款1200萬元。
劉書杰告訴本報記者,渤海銀行在2005年成立時,就將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納入長期發展戰略,在總、分行皆成立了中小企業業務專營部門——中小企業部。近年來更是持續強化了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在整體業務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健全小微企業專營組織架構。在總、分行中小企業部的基礎上,重點選擇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成都、廣州、深圳等地區設立小微企業專營支行,預計到2012年底可達13家,在其他地區的支行成立小微企業專營團隊,以“總——分——支”三位一體的專業架構推動小微金融服務前沿向縱深發展。
而針對小微企業融資“短、頻、快”的特點,渤海銀行構建了小微企業綠色審批通道。以標準化、專業化、集約化為原則,建立有別于大中型企業客戶的小微企業信用風險評價體系、獨立的審批流程和專門的審批團隊,試點推行限時服務。還單獨配置了小微企業信貸資源。在全行總體貸款規模有限的情況下,單列小微企業貸款規模,并確保投向重點支持的節能環保、信息技術、綠色能源、文化創意等八類戰略性新興產業內的小微實體經濟,為小微企業擺脫經營困境雪中送炭。另外,渤海銀行還適當提高了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放寬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至3%,解決營銷人員辦理小微企業業務的后顧之憂,調動分支機構拓展小微企業業務的積極性。
為小微企業量身定做金融服務
上海A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專業的潤滑油和膠粘劑及相關使用設備和配套服務應用方案的中小企業供貨商,因該企業總部辦公樓和倉庫皆為租用,固定資產較少,缺乏銀行認可的抵押物,在多家銀行申請貸款均未得到滿意答復。
渤海銀行了解到該公司的困境后,主動與該公司負責人取得聯系,經過內外部調查發現該公司經營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經營歷史較長,建有較完備的銷售服務體系;二是商務關系穩定良好,核心企業及業內人士對其評價良好;三是下游企業眾多,行業主要集中在汽車零部件、風電、太陽能、醫療、微電子等景氣度較高的行業,且均為業內知名龍頭企業,但單一下游客戶購買業務量不大。
針對企業以上的經營特點,考慮到不能采取傳統的抵質押貸款或保理融資,渤海銀行借鑒“蓄水為池”的理念,為其創新了應收賬款池融資方案。該方案的要點為:由A公司提供下游買方客戶名單,經渤海銀行審核同意,初期選擇不超過30戶的買方,構建融資性應收賬款池,在核定的最高授信額度內,無需抵押、無需擔保公司擔保,可獲得不超過應收賬款池余額的75%、單筆期限1年以內的流動資金貸款融資;另選定30戶的買方,作為鎖定后備還款來源,構建非融資性應收賬款池;同時A公司倉庫受渤海銀行監管,每兩周對其庫存進行盤庫檢查,通過庫存的變化及時了解借款人的經營狀態,如經營出現不良變化則及時預警。通過以上融資方案,2010年8月份渤海銀行為企業發放第一筆貸款800萬元,2011年將貸款額度增加至1200萬元。
劉書杰表示,渤海銀行充分發揮總、分行聯動產品創新機制的優勢,按照區域特色和客戶特點,開發具有廣泛客戶需求和業務基礎的特色產品或產品組合,打造服務中小企業的多元化、差異化產品服務體系。
渤海銀行為客戶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務既滿足了客戶的融資需求,也以有效的風險緩釋措施確保了自身的信貸資產安全。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8月底,渤海銀行小企業貸款不良率為0.06%,遠遠低于同行的平均水平。截至2012年7月末,渤海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05.60億元,比2012年年初增加26.19億元,增速32.98%,超過全行貸款平均增速14.99個百分點。
而對于扶持小微企業,劉書杰建議進一步加大政策力度。一是根據商業銀行小微企業業務的比重實行級差稅率或是直接根據小微企業業務量對商業銀行進行獎勵性稅收優惠或補償性財政補貼,強化激勵機制;二是成立政府性中小微企業業務擔保機構或由地方政府主導的中小微企業業務保險機構,盡快建立和完善我國的中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來源:中國經濟新聞網-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