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再現大跌 “逃”時別忘“淘”
在年報業績不及預期等因素的沖擊下,創業板指數周二再現深幅調整。考慮到籌碼稀缺性的逐漸降低以及估值回歸的強烈要求,預計創業板股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是A股市場的主要風險點之一。但是,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投資者對成長的偏好已經基本固化,創業板股票在整體風險釋放的同時,也一定會在泥沙俱下中閃現黃金機會。因此,對于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謹慎固然正確,但“一棍子打死”卻并不可取。
創業板再現明顯下跌
3月底企穩反彈以來,創業板指數整體表現相對強勁,不少投資者認為成長股有可能以此為契機再續強勢。不過,本周二的行情走勢卻讓眾多博弈創業板反彈行情的投資者苦不堪言。
昨日,創業板指數以1361.58點小幅低開,開盤后指數運行比較平穩,并且一度上探1367.63點;但是,上午9點50分后,市場風云突變,在持續不斷的賣壓下,創業板指數開始出現明顯跳水,盤中最低下探至1317.10點,尾市以1336.19點報收,跌幅達到2.03%。在個股方面,周二正常交易的340只創業板股票中,上漲個股僅有52只;與之相比,下跌個股則多達285只,其中,泰勝風能、洲明科技和明家科技收報跌停,跌幅超過3%的個股有109只。值得注意的是,在昨日午后主板大盤拉升翻紅的背景下,創業板指數反彈欲望仍然非常有限,顯示當日資金出逃力度較大。
分析人士指出,導致創業板整體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從目前擬上市新股情況看,其對創業板股票存在最大的潛在擠出效應。其二,年報公布漸近尾聲,從已公布的年報業績看,據WIND數據,全部A股上市公司2013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4.75%,而創業板公司凈利潤僅同比增長了10.97%,年報較低的整體增速令創業板估值壓力進一步顯現。
整體謹慎 局部淘金
展望二季度,創業板整體仍可能是A股市場主要風險點之一。理由包括:不管從預披露到實際發行會有多長的時間間隔,IPO在二季度重啟幾乎已經沒有疑問。大量同類型新股源源不斷上市,意味著創業板的稀缺性溢價將進一步被抹平,新股發行將對創業板未來一階段的走勢構成持續壓制。此外,當前創業板整體市盈率(TTM)仍然高達57.86倍,估值回歸壓力較大。特別是在資金推動力明顯不如以往,且2013年業績增速明顯低于預期的情況下,創業板估值壓力釋放存在加速風險。
不過,對于創業板股票,也應該區分對待,即在整體保持謹慎的時候,也要看到股價下跌帶來的巨大機會。
首先,從周二的走勢看,盡管創業板走勢對整體市場產生了不利影響,但主板大盤尾市翻紅顯示藍籌股下跌動能非常有限,而在藍籌股穩定的背景下,創業板出現持續深幅調整的概率不大。這意味著,后市創業板等成長股更可能出現的是分化走勢。
其次,在市場心理方面,國內經濟轉型的方向已經確定無疑,基本面的大方向勢必框定股市的投資偏好,新興成長股對資金的吸引力將持續存在。盡管近期市場風險偏向大盤藍籌股,但相信仍會有相當部分的中長線資金會堅守成長,而當優質成長股股價吸引力足夠大時,市場風格大概率會再度逆轉,畢竟資金對成長的偏好已經十分固化。
最后,雖然創業板2013年整體業績增長不盡如人意,但這并不能掩蓋部分股票利潤高成長的事實。據WIND數據,從已經發布的年報業績看,去年有81家創業板公司實現了30%以上的扣非后凈利潤增長;與此同時,有76家創業板公司在2013年的銷售毛利率超過50%。可以說,只要保持向好的經營態勢,即便股價不出現下跌,上述優質成長股也完全有能力以高業績增速來平滑掉估值壓力。在宏觀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高成長理應獲得高溢價,當這種合理的溢價因為市場因素而階段性下降時,無疑為投資者提供了珍貴的買入機會。
時間:2014-04-23 責任編輯:zjjs_cj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