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會評審資料:財務報告分析方法(1)
我的財務報告分析方法
一般來說,大家比較重視技術分析,而較忽略基本面分析。但我覺得如果要進行中長期投資的話,基本面還是要進行分析的。而基本面分析中的財務報告分析無疑是最具有價值的。從這里你可以發現企業的生產能力、盈利能力及成長性,當然,最主要的是,分析你準備投資的公司有沒有地雷,即在重大的財務數據上有沒有造假,或是財務結構有否存在重大隱患,這可以避免長期投資的地雷,如銀廣廈事件。這對于具有豐富財務核算經驗的專業會計人員大部分還是可以看出來的。做假必然會留下蛛絲馬跡。從今天起我將把我的企業財務報告分析方法及經驗在這里寫出。當然,有些內容是參考了一些專業資料,而且盡量以自己所形成的經驗來說,做到重點突出,形成一套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
在談分析方法之前,先講一些會計基礎知識。大家平時對會計核算方法好象比較頭痛,認為比較復雜,其實不然。從我們個人來說吧,我們向同事借了100元錢,在現實中我們一方面增加了100元現金在手上,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遲早要還的債務100元,這在會計上表述為:一方面增加了現金流入,一方面增加了債務,這就是會計所說的有借必有貨,做成會計分錄是這樣的:
借:現金 100
貸:其他應付款 100
其實,這很貼切的反映了借錢這件事,只是會計把這件事規范化了。再比如,你買了一輛汽車,花費100000元,在現實中就是我們少了100000元現金,但增加了一輛汽車,在會計上表述為:一方面增加了現金流出,另一方面增加了固定資產。會計分錄是這樣的:
借:固定資產 100000
貸:現金 100000
再比如,你賣出一件東西,收到銀行存款50000元,在現實中,我們實質意義上增加了收入,表現形式上增加了現金流入,另一方面我們減少了東西。在會計上表述為:一方面增加了現金流入,這個現金流入是因為收入增加,另一方面我們減少了庫存商品。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5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50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大家注意,這兒有兩個分錄,為什么不直接“借:銀行存款 貸:庫存商品 ”呢?如果這樣,那么收入和成本就統計不上了,設置這兩個科目是為了統計收入和成本。前一個科目表示現金的增加是因為收入增加了,后一個科目表現為庫存商品減少的同時,銷售成本的增加。如果你賣這個東西沒有收到現金或支票,而是一張借條,那么上面的“銀行存款”就要改為“應收帳款”,這表示是你降低了信用標準,沒有強制收取現金,我們有些企業就是這樣,在收入擴大的同時,應收帳款呈同比例擴大,這是信用放寬的后果,是非良性的。如四川長虹,收入200多億,應收帳款就高達60多億,這60多億只要有百分之十成為壞帳,對企業的影響就非常大。賣出了東西沒有收到錢,很顯然,這種行為不能長期存在,否則,企業就會背負巨大的壓力,資金的壓力、清償的壓力、生產的壓力。
上面的分錄,假設我們當初買進這個東西的時候是40000元,那么現在第二個分錄應該是:
借:主營業務成本 40000
貸:庫存商品 40000
再比如,我們向銀行貸款100000元買房子,在現實中,我們增加了借款,但同時也增加了一套房子,當然,房子在沒到手時,我們增加的是現金或銀行存款,在會計上我們這樣表述:一方面增加了負債(債務),另一方面增加了資產。此處的資產是廣義的,對我們個人來說就是財產的意思,包括現金,也包括房子、車等。大家要注意,上面已經出現過向同事借錢了,而現在是向銀行貸款,在現實中,我們都稱之為借錢,而在會計中就分得很細了,在這里假設一下,如果讓你自己分,你會怎么樣定義向銀行貸款和向同事借錢呢?會計上是這樣分的:向銀行貨款,一年以上償還的,定義為“長期借款”,一年以內的,定義為“短期借款”,向同事等借款,定義為“其他應付款”,拿了別的企業的貨而沒有付款的,定義為應付帳款。仔細想想,其實非常科學、非常嚴謹。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對會計的“借貨”簡單理解為“借為增加,貨為減少”,這是錯誤的,如這個分錄:“借:現金 100 貨:其他應付款 100”,借貨同時增加,現金增加100元,其他應付款也增加100元,大家是不是有些糊涂了,理一下自己的思緒,你的現金和你的借款是完全不同性質的東西,在會計上對他們進行了定性,這樣就有了科目的性質。現金、銀行存款、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無形資產等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的科目被定義為資產類科目;而其他應付款、應付帳款、借款等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的科目則補定義為負債類科目,大家要仔細想一想,一定要理順,這樣后面才會更清楚。
還有一類科目,權益類科目,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等,他們表示什么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凈資產。在我們現實中,也就是我所擁有的資產減去我所承擔的負債,比如,我拿自己的房子、現金、電器、車等你有所有權的資產,減去你欠別人的債務,余下的就是你的凈資產。這個帳相信都會算吧。這樣,會計恒等式就推出了: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我們的資產負債表就是按這個來的。左邊整個都是資產類科目的期初、期末余額,右邊上半部分是負債類道上的期初、期末余額,下半部分是所有者權益的期初、期末余額,最下面的兩邊的合計數是絕對相等的。
一般來說,大家比較重視技術分析,而較忽略基本面分析。但我覺得如果要進行中長期投資的話,基本面還是要進行分析的。而基本面分析中的財務報告分析無疑是最具有價值的。從這里你可以發現企業的生產能力、盈利能力及成長性,當然,最主要的是,分析你準備投資的公司有沒有地雷,即在重大的財務數據上有沒有造假,或是財務結構有否存在重大隱患,這可以避免長期投資的地雷,如銀廣廈事件。這對于具有豐富財務核算經驗的專業會計人員大部分還是可以看出來的。做假必然會留下蛛絲馬跡。從今天起我將把我的企業財務報告分析方法及經驗在這里寫出。當然,有些內容是參考了一些專業資料,而且盡量以自己所形成的經驗來說,做到重點突出,形成一套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
在談分析方法之前,先講一些會計基礎知識。大家平時對會計核算方法好象比較頭痛,認為比較復雜,其實不然。從我們個人來說吧,我們向同事借了100元錢,在現實中我們一方面增加了100元現金在手上,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遲早要還的債務100元,這在會計上表述為:一方面增加了現金流入,一方面增加了債務,這就是會計所說的有借必有貨,做成會計分錄是這樣的:
借:現金 100
貸:其他應付款 100
其實,這很貼切的反映了借錢這件事,只是會計把這件事規范化了。再比如,你買了一輛汽車,花費100000元,在現實中就是我們少了100000元現金,但增加了一輛汽車,在會計上表述為:一方面增加了現金流出,另一方面增加了固定資產。會計分錄是這樣的:
借:固定資產 100000
貸:現金 100000
再比如,你賣出一件東西,收到銀行存款50000元,在現實中,我們實質意義上增加了收入,表現形式上增加了現金流入,另一方面我們減少了東西。在會計上表述為:一方面增加了現金流入,這個現金流入是因為收入增加,另一方面我們減少了庫存商品。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5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50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大家注意,這兒有兩個分錄,為什么不直接“借:銀行存款 貸:庫存商品 ”呢?如果這樣,那么收入和成本就統計不上了,設置這兩個科目是為了統計收入和成本。前一個科目表示現金的增加是因為收入增加了,后一個科目表現為庫存商品減少的同時,銷售成本的增加。如果你賣這個東西沒有收到現金或支票,而是一張借條,那么上面的“銀行存款”就要改為“應收帳款”,這表示是你降低了信用標準,沒有強制收取現金,我們有些企業就是這樣,在收入擴大的同時,應收帳款呈同比例擴大,這是信用放寬的后果,是非良性的。如四川長虹,收入200多億,應收帳款就高達60多億,這60多億只要有百分之十成為壞帳,對企業的影響就非常大。賣出了東西沒有收到錢,很顯然,這種行為不能長期存在,否則,企業就會背負巨大的壓力,資金的壓力、清償的壓力、生產的壓力。
上面的分錄,假設我們當初買進這個東西的時候是40000元,那么現在第二個分錄應該是:
借:主營業務成本 40000
貸:庫存商品 40000
再比如,我們向銀行貸款100000元買房子,在現實中,我們增加了借款,但同時也增加了一套房子,當然,房子在沒到手時,我們增加的是現金或銀行存款,在會計上我們這樣表述:一方面增加了負債(債務),另一方面增加了資產。此處的資產是廣義的,對我們個人來說就是財產的意思,包括現金,也包括房子、車等。大家要注意,上面已經出現過向同事借錢了,而現在是向銀行貸款,在現實中,我們都稱之為借錢,而在會計中就分得很細了,在這里假設一下,如果讓你自己分,你會怎么樣定義向銀行貸款和向同事借錢呢?會計上是這樣分的:向銀行貨款,一年以上償還的,定義為“長期借款”,一年以內的,定義為“短期借款”,向同事等借款,定義為“其他應付款”,拿了別的企業的貨而沒有付款的,定義為應付帳款。仔細想想,其實非常科學、非常嚴謹。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對會計的“借貨”簡單理解為“借為增加,貨為減少”,這是錯誤的,如這個分錄:“借:現金 100 貨:其他應付款 100”,借貨同時增加,現金增加100元,其他應付款也增加100元,大家是不是有些糊涂了,理一下自己的思緒,你的現金和你的借款是完全不同性質的東西,在會計上對他們進行了定性,這樣就有了科目的性質。現金、銀行存款、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無形資產等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的科目被定義為資產類科目;而其他應付款、應付帳款、借款等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的科目則補定義為負債類科目,大家要仔細想一想,一定要理順,這樣后面才會更清楚。
還有一類科目,權益類科目,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等,他們表示什么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凈資產。在我們現實中,也就是我所擁有的資產減去我所承擔的負債,比如,我拿自己的房子、現金、電器、車等你有所有權的資產,減去你欠別人的債務,余下的就是你的凈資產。這個帳相信都會算吧。這樣,會計恒等式就推出了: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我們的資產負債表就是按這個來的。左邊整個都是資產類科目的期初、期末余額,右邊上半部分是負債類道上的期初、期末余額,下半部分是所有者權益的期初、期末余額,最下面的兩邊的合計數是絕對相等的。
時間:2010-05-19 責任編輯:Adamina_1026
相關文章
新準則全套excel報表模板全(包括財務分析)下載 (2011-02-21 17:21:18) |
我省又有19人通過律師高級職稱評審 (2010-10-21 16:56:24) |
南通高級會計師考試6月21日-30日報名 (2010-06-21 10:21:07) |
鎮江高級會計師考試6月21日-30日報名 (2010-06-21 10:19:32) |
昆山高級會計師考試6月21日-30日報名 (2010-06-21 10:17:11) |
常州高級會計師考試6月21日-30日報名 (2010-06-21 10:15:12) |
常熟高級會計師考試6月25日-30日報名 (2010-06-21 10:13:23) |
《財務與會計》財務分析基本方法 (2010-06-04 15:08:33) |
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考試輔導:財務分析(13) (2010-06-02 00:00:00) |
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考試輔導:財務分析(14) (2010-06-02 00: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