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稅務師財務與會計精講第二章(5)
1.每股收益
(1)計算過程
基本每股收益=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其中: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當期新發行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
(2)指標評價
該指標是反映企業普通股股東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業利潤或承擔企業虧損的業績評價指標。每股收益越高,說明每股獲利能力越強,投資者的回報越多;每股收益越低,說明每股獲利能力越弱。
影響每股收益的因素有兩個:一是企業的獲利水平;二是企業的普通股股數。
(3)稀釋每股收益
①潛在普通股
"潛在普通股,是指賦予其持有者在報告期或以后期間享有取得普通股權利的一種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等。"
②稀釋性潛在普通股
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是指假設當期轉換為普通股會減少每股收益的潛在普通股。
③稀釋每股收益
稀釋每股收益,就是在考慮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對每股收益稀釋作用之后,所計算出的每股收益。
假設稀釋性潛在普通股于當期期初(或發行日)已經全部轉換為普通股
A.分子的調整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應當根據下列事項對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進行調整:
a.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利息;
b.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時將產生的收益或費用。
上述調整應當考慮相關的所得稅影響。
B.分母的調整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應當為計算基本每股收益時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與假定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為已發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數的加權平均數之和。
a.可轉換債券
經典例題-31【基礎知識題】某上市公司20×7年歸屬于普通股東的凈利潤為25 500萬元,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10 000萬元股,年內普通股股數未發生變化。20×7年1月1日,公司按面值發行40 000萬元的三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債券每張面值100元,票面固定年利率為2%,利息自發行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即每年12月31日為付息日。該批可轉換公司債券自行發行結束后12個月以后即可轉換為公司股票,即轉股期為發行12月后至債券到期日止的期間。轉股價格為每股10元,即每100元債券可轉換10股面值為1元的普通股。債券利息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所得稅稅率為25%。
假設不具備轉股權的類似債券的市場利率為3%。公司在對該批可轉換公司債券初始確認時,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的有關規定將負債和權益成分進行了分拆。20×7年度稀釋每股收益計算如下:
『正確答案』
每年支付利息=40 000×2%=800(萬元)
負債成分公允價值=800÷(1+3%)+800÷(1+3%)2+40 800÷(1+3%)3=38 868.56(萬元)
權益成分公允價值=40 000-38 868.56=1 131.44(萬元)
假設轉換所增加的凈利潤=38 868.56×3%×(1-25%)=874.54(萬元)
假設轉換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數=40 000/10=4000(萬股)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于基本每股收益,可轉換公司債券具有稀釋作用。
稀釋每股收益=(25 500+874.54)/(10 000+4 000)=1.88(元)
經典例題-34【基礎知識題】某公司2005年度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200萬元,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為500萬股,該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為4元。年初,該公司對外發行100萬份認股權證,行權日為2006年3月1日,每份認股權證可以在行權日以3.5元的價格認購本公司1股新發的股份。那么,2005年度每股收益計算如下:
『正確答案』
基本每股收益=200÷500=0.4(元)
增加的普通股股數=100-100×3.5÷4=12.5(萬股)
稀釋每股收益=200÷(500+12.5)=0.39(元)
c.多項潛在普通股
分別判斷稀釋性,不能總體考慮;企業對外發行不同潛在普通股的,應當按照稀釋程度 從大到小的順序計入稀釋每股收益,直至稀釋每股收益達到最小值。期權和認股權通常排在前面計算,因為此類潛在普通股轉換一般不影響凈利潤,稀釋程度根據增量股的每股收益衡量,即假定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為普通股時,將增加的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增加的普通股股數的金額。
(4)計算每股收益時需要考慮的其他因素
①企業派發股票股利、公積金轉增資本、拆股或并股等,會增加或減少其發行在外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的數量,并不影響所有者權益,也不改變企業的盈利能力,但是為了保持會計指標的前后期可比性,應當按調整后的股數 重新計算各列報期間的每股收益。
2.每股股利
(1)指標計算
每股股利=企業普通股股利總額/普通股股數
(2)指標評價
該指標是影響企業股票價格的重要指標,每股股利越多,說明給投資者的回報越多,企業股票價格越高;每股股利越少,說明給投資者的回報越少,企業股票價格越低。
影響該指標的因素有兩方面:一是企業的每股盈余;二是企業的股利發放政策。
3.市盈率
(1)指標計算
市盈率=每股市場價格/每股收益
(2)指標評價
市盈率越高,表明投資者對公司的未來充滿信心,企業的市場價值越高;市盈率越低,表明投資者對公司的未來喪失信心,企業的市場價值越低。但是,由于股市受到不正常因素干擾時,股票價格會出現異常,所以在利用該指標時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