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擴大市場份額,經股東大會批準,甲公司和實施了一系列并購和其他有關交易。
[簡答題]
- 為擴大市場份額,經股東大會批準,甲公司2015年和2016年實施了一系列并購和其他有關交易。
(1)并購前,甲公司與相關公司之間的關系如下:
①A公司持有B公司30%的股權,同時受托行使其他股東所持有B公司18%股權的表決權(3年前形成)。B公司董事會由11名董事組成,其中A公司派出6名。B公司章程規定,其財務和經營決策經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通過即可實施。
②B公司持有C公司60%股權,能夠控制C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決策。
③A公司持有甲公司70%股權(3年前形成)。甲公司董事會由9人組成,其中A公司派出6人,甲公司章程規定,其財務和經營決策經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通過即可實施。
(2)與并購交易相關的資料如下:
①2015年5月10日,甲公司與B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以定向增發一定數量的本公司普通股股票和一宗土地使用權作為對價向B公司購買其所持有的C公司60%股權。
2015年7月1日,甲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向B公司定向增發本公司1000萬股普通股股票,當日甲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為每股4元,每股面值為1元。土地使用權變更手續和C公司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亦于2015年7月1日辦理完成,當日作為對價的土地使用權成本為2000萬元,已累計攤銷6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3400萬元。同日C公司可辨認凈資產賬面價值為10000萬元,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12500萬元。
B公司持有C公司60%股權系B公司2014年1月1日從w公司購入(無商譽),購入時C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9000萬元,公允價值為12000萬元。當日,C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系由以下兩項資產所致:一棟辦公用房,成本為9000萬元,已計提折舊30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8000萬元;一項管理用軟件,成本為3000萬元,累計攤銷5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3500萬元。C公司上述辦公用房于2008年12月31日取得,預計使用年限為1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上述管理用軟件于2009年1月1日取得,預計使用1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直線法攤銷。B公司和w公司無關聯方關系。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1日,C公司實現凈利潤2000萬元,無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2015年7月1日,甲公司對C公司董事會進行改組,改組后的C公司董事會由11名成員組成,其中甲公司派出7名。C公司章程規定,其財務和經營決策經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通過即可實施。
②2016年6月30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1800萬元從C公司少數股東處購買C公司10%股權。當日,C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18000萬元。C公司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于當日辦理完成。
(3)2015年下半年C公司實現凈利潤1200萬元,無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2016年上半年C公司實現凈利潤1000萬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上升增加其他綜合收益200萬元,無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
(4)2016年6月30日,甲公司個別資產負債表中股東權益項目構成為:股本9000萬元,資本公積13000萬元,留存收益(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10000萬元。
假定:C公司沒有子公司,不考慮所得稅等其他因素影響。
要求:
(1)判斷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權交易的企業合并類型,并說明理由。
(2)計算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權的成本,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3)判斷甲公司購買C公司10%股權時是否形成企業合并,并說明理由;計算甲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取得C公司10%股權的成本,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4)計算2016年6月30日因甲公司購買C公司10%股權在合并財務報表中應調整的資本公積,并編制相關調整分錄。
時間:2016-09-08 責任編輯:chenzhifeng1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3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實驗班 |
班次特色 |
90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